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224.摊上大事了.婚事阴霾.确定婚期

224.摊上大事了.婚事阴霾.确定婚期

    224.摊上大事了.婚事阴霾.确定婚期 (第1/3页)

    随着犀角和海参生意的圆满收官,以及楚大虎心态的平稳过渡,对于阳光明来说,一桩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日程。

    阳光明感觉生活仿佛驶入了一条宽阔平稳的河道,是时候为下一个重要的港口做准备了。

    利用后续几次,通过楚大虎从魏小毛那里兑换的各种票证,阳光明手里积攒的毛线票、棉花票、呢绒票、布票,乃至茅台酒专用票,都已相当齐全。

    这些小小的票证,在当下可是紧俏物资的通行证,每一张都来之不易。

    他仔细地将它们分类,用牛皮纸信封装好,外面还用铅笔工整地标注了种类和数量。

    他为未来小家添置物品的“甜蜜储备”工作,已悄然完成大半。

    每次清点这些票证,他眼前都会浮现出林见月温婉的笑容,想象着他们未来小家的温馨模样,心里便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眼看着谢飞扬和冯向红的婚事进展顺利,两人连领取结婚证的日子都定好,就在五一劳动节之后。有两人做榜样,阳光明心里那份成家的渴望也愈发强烈。

    他不愿再无限期地等下去,希望能在今年内,就将那个温婉秀气的姑娘迎进自己的家门,开始真正属于他们的生活。

    一个周日的上午,春光明媚,弄堂里的梧桐新叶已舒展成浓密的绿荫。

    阳光明吃过母亲张秀英准备的简单早饭——隔夜饭泡开的泡饭搭着酱黄瓜和腐乳。

    换上一件洗得干净、熨烫平整的浅灰色衬衫,脚上是那双出门才穿的半新皮鞋,用鞋油擦得锃亮。

    他推出那辆保养得极好的永久牌自行车,用软布仔细掸去座垫和车杠上的少许灰尘,早早出了门。

    他要去瑞康里见林见月。

    目的很明确:请她向家里带话,希望能在五一期间,安排双方家长正式见一面,将他和林见月的婚期敲定下来。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已久,今日终于要付诸行动。

    车轮轻快地碾过清晨略显安静的街道,微风拂面,带着花香和暖意。

    路边的梧桐树已然枝繁叶茂,投下大片的阴凉。

    阳光明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明朗而充满期待,甚至不自觉地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他想着林见月听到这个提议时,可能露出的羞涩又欣喜的表情,嘴角便忍不住上扬。

    轻车熟路地拐进瑞康里,他刚走到林见月和冯向红居住的石库门天井门口,还没来得及抬手敲那扇熟悉的木门,门却“吱呀”一声从里面拉开了。

    站在门内的,竟是许久未见的冯向红。这意外的照面,让阳光明愣了一下。

    “向红!”阳光明有些意外,随即露出真诚的笑容,“你回来了?阿姨的身体好些了吗?”他敏锐地注意到,冯向红的神情似乎与往日不同。

    眼前的冯向红,相比半个多月前明显清减了些,脸颊的轮廓似乎更清晰了,脸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下的淡青阴影显示她可能睡眠不佳。

    往日那种明快爽利、像小太阳一样的神彩,似乎黯淡了几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她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格子外套,洗得有些发白,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更添了几分憔悴。

    见到阳光明,冯向红勉强笑了笑,侧身让他进门:“是光明啊,快进来。我妈……好多了,谢谢你还惦记着。就是需要按时吃药,再静养一段日子应该就没事了。”她的声音听起来也有些低沉,缺乏往日的活力。

    她顿了顿,解释道:“我爸妈那边离单位太远,来回跑不方便,家里人也让我先回这边住着,好歹上班近些。”

    “那就好,康复了最重要。需要静养是急不来的。”阳光明点点头,走进天井。

    他更加确定冯向红心里有事,那缕若有若无的忧虑,并非他的错觉。

    但他深知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便多问,只是顺着她的话客气地寒暄着,“回来了就好,见月也有个伴。”

    这时,林见月听到动静,也从里间走了出来。

    她今天穿了一件浅绿色的确良衬衫,领口系着小小的同色系丝带,衬得皮肤愈发白皙剔透,像是上好的细瓷。看到阳光明,她脸上立刻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眼睛亮晶晶的。

    “光明,你来了。”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见到心上人时特有的甜意。

    “嗯,今天天气特别好,想约你出去走走,散散步。”阳光明看着林见月,目光温和而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暂时淡去了。

    冯向红见状,很识趣地笑了笑,对林见月说道:“见月,那你和光明出去逛逛吧,我在家收拾收拾,正好有些东西要整理。”

    说完,便转身走向光线略显昏暗的灶披间,她的背影在春日阳光下显得有些单薄落寞。

    林见月目送冯向红离开,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担忧,但很快又被与阳光明相见的欢喜取代。

    她拿起窗台上放着的一个小巧的碎布手袋,对阳光明点点头,声音轻柔:“那我们走吧。”

    两人并肩走出石库门,穿过幽深、偶尔有住户晾晒衣物、摆放花草的天井,将弄堂里渐渐升腾起来的嘈杂人声暂时抛在身后。

    阳光明推着自行车,和林见月沿着落满细碎槐花的小巷慢慢走着。槐花的清香,淡淡地弥漫在空气中。

    “我们去附近的小公园坐一坐?那边清静,也好说话。”阳光明提议道,他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来谈重要的事。

    “好。”林见月轻声应着,乖巧地走在他身侧。

    公园不大,但绿树成荫,有几处石凳石桌散布其间。

    周日清晨,人还不算多,只有几个白发老人在空地上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动作舒缓如行云流水,还有几对年轻的父母牵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散步,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两人找了一处靠近小池塘、相对僻静些的长椅坐下。池塘里有几尾鲤鱼在悠闲地游动,偶尔激起一圈涟漪。

    阳光明没有过多迂回,他看着林见月清澈如水的眼睛,语气平和却带着郑重的意味:“见月,今天找你,是有件挺重要的事想和你商量。”他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什么事?你说。”林见月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心跳不由自主地微微加速,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手袋的带子。

    “我看到飞扬和向红他们,婚事定在五一之后,心里挺为他们高兴的。”

    阳光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以此作为引入,“说起来,我们认识、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彼此了解,心意相通。

    我心里……是实实在在地想着,咱们的婚事,是不是也该往前推一推了?”

    他谨慎地选择着词语,既表达了自己的迫切,又不愿给林见月压力。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林见月的反应。见她只是微微低着头,长而密的睫毛轻颤,脸颊绯红,双手紧握着放在膝上,并没有丝毫反对或犹豫的意思,反而透出一种默许的娇羞,他便鼓起勇气继续说了下去:

    “我的具体想法是,想请你回家跟叔叔阿姨说一声,看看五一期间,他们能不能抽出点宝贵时间,安排我们两家的长辈正式见个面。

    一来是互相认识一下,熟悉熟悉;二来,如果叔叔阿姨觉得我还可以,没什么其他意见,正好可以把我们的婚期商量着定下来。

    我希望……能在今年之内,最好是在国庆节前后,把事办了,给你一个安稳的家。”

    他一口气将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说完这番话,阳光明的目光坦诚而坚定,等待着林见月的回应。

    林见月听完,心头像有只受惊的小鹿在乱撞,怦怦直跳,羞怯之余,更多的是一股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甜蜜和期待感。

    她等这句话,其实也等了许久。

    与阳光明相处的点点滴滴,他的稳重可靠,他的细心体贴,还有那些书信往来中的默契与关怀,早已让她深深认定了这个值得托付终身的青年。她渴望与他共同生活,建立一个温暖的小家。

    她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抬起头,勇敢地迎上阳光明充满期待的目光,虽然脸上红晕未褪,像熟透的苹果,但眼神清澈而坚定,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清晰:

    “嗯,我明白。我回去就跟爸妈说。他们……他们一直对你印象很好,应该会同意的。”

    说到最后,声音几不可闻,但那份应允的意味,明确无误。

    得到林见月肯定的答复,阳光明心中那块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咚”地一声落了地,一股巨大的喜悦和安心感瞬间充盈了他的胸腔,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舒心而灿烂的笑容。

    春日的阳光照在他脸上,显得格外温暖明亮,连眉眼都舒展开来。

    “那就好!太好了!”他语气轻快了许多,带着如释重负的欢欣。

    “刚才说到谢飞扬和冯向红的婚事,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你说。”林见月见他如此高兴,自己也抿嘴笑了起来。

    “就是飞扬和向红结婚,我们作为他们最好的朋友,送什么礼物比较合适?”

    阳光明把话题引向了好友的婚事,这也是他最近在琢磨的事情,“他们俩跟我们关系这么好,礼物不能太随意,得用心些,既实用又有意义才好。

    你比较了解向红的喜好和需要,看看送什么合适?是送些实用的生活用品,还是送点有纪念意义的礼品,比如一套精美的茶具或者漂亮的台灯?”他开始列举当时常见的结婚礼品。

    提到好友的婚事,林见月脸上的笑容却微微凝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沉重的忧色。

    她轻轻叹了口气,刚才空气中弥漫的欢欣气氛似乎也随着这声叹息淡了下去,被一丝若有若无的阴霾所取代。

    阳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