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2/3页)

兴之地,江南财富之渊薮,定都于此,是题中应有之义。朕只关心,如何用好这个枢纽,将那江南士绅豪商的钱袋子与朝廷的国库,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自成一国。”

    崔尔进立刻改口道:“陛下圣明!臣之意,是将规矩与勘合立于金陵。而后在松江、苏杭等产地设分号,凡大宗货物出镇,皆需在当地查验、评级、完税,而后换取‘皇运’勘合为凭。”

    “如此,货行其道,畅通无阻,而账目与税银则尽归总局,此乃‘权在中央,利在四方’之策,既不扰商,又能尽收其利!”

    “广州府呢?”朱由检的兴趣愈发浓厚,“西洋人的银子可不好赚。那些个佛郎机、红毛夷,一个个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海上饿狼。”

    “陛下,饿狼虽凶,却也畏惧更强的猛虎。”崔尔进微微一笑,显得自信了许多,

    “广州府枢纽之要,在于‘独占’与‘规制’。我大明海贸开于广州,便当由总局独家代理所有进出口大宗货物的报关、仓储与内陆运输。

    西洋商船之货物,一律入我广州‘洋仓’,由我总局估价、抽税、代销。

    他们想要我大明的生丝、茶叶、瓷器,也必须通过我总局下单。

    价格,由我们说了算!

    如此,不仅可杜绝走私,更能将这海外贸易的定价权,牢牢握在手中。

    佛郎机人的银元,红毛夷的火器,只要他们想在中国做生意,便只能乖乖地流入我大明宝钞总行的金库。”

    “好!”朱由检重重一拍御座扶手,眼中精光四射,“这才是天朝上国该有的气度!最后,扬州府,让元璐来说说。”

    被点到名的倪元璐,这位水路协办连忙起身。

    他比崔尔进更具文人气质,言谈间也多了一分儒雅:“启奏陛下。若说京师枢纽在‘势’,应天在‘财’,广州在‘外’,那扬州枢纽,便在于一个‘通’字。”

    他描“绘的,已非一处寻常的水陆要冲,而是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

    “陛下请看,大运河如龙,自北蜿蜒而来;大长江如虎,横贯东西。

    龙虎交汇之处,便是扬州!

    此处,是漕粮北运之始,两淮官盐之薮,南船北马之界。天下货殖,十之七八,或经于此,或发于此。

    设此中枢于扬州,便如棋手落子天元,顿使四方皆活,全局皆通。

    臣以为,扬州之要,在于建成一座冠绝天下的水陆大埠。

    臣斗胆设想,未来之扬州,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舟车转运,如臂使指,流转如意,再无昔日那层层盘剥、迟滞耗时之苦。如此,则天下行商之靡费,可减三成,其利何止万万两!”

    朱由检听得是心驰神往,连连点头:“好一个‘通’字!好一个水陆联运港!朕仿佛已看到那番景象了。”

    此时,一直沉默的黄道周微微皱起了眉头,出列道:“陛下,崔大人所言之仓储、调度,皆是经国之大略,臣拜服。然臣听闻,总局章程中尚有一条,是要在枢纽内开设‘天下客总店’,专供豪商巨贾、过路高官歇脚。

    臣窃以为,我堂堂皇家总局乃朝廷公器,若与商贾牵扯过深,开设这等奢靡之所,恐有损官箴,滋生阿谀奉承、勾结交易之风,非圣朝气象。”

    黄道周此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士大夫的看法。

    他们天然地对商抱有警惕,认为官不与民争利,更不应沾染铜臭。

    朱由检闻言却笑了。

    他看着黄道周温言道:“黄爱卿,你之所虑,乃是君子之思,朕明白。但朕问你,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你可懂?”

    黄道周一愣,答道:“臣……懂。”

    “那好。”朱由检继续道,“朕再问你,那些个富可敌国的豪商,那些个手握地方大权的官员,他们需不需要一个地方,来彼此结交,互通有无?”

    “……想来是需要的。”

    “那他们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结交好呢,还是在朕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里,暗中勾结好呢?”朱由检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黄道周顿时语塞,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恍然大悟,又觉得后背一阵发凉,随即又是一阵折服。

    他深深一拜,颤声道:“陛下深谋远虑,臣…愚钝,臣拜服!”

    议事继续。

    毕自严作为户部尚书,提出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陛下,总局与宝钞总行合作,发行‘龙票’,以代现银,确是绝妙之法。只是,伪造之患,不可不防。一旦有伪票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