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324章:当是千帆竞渡,万车齐发 (第3/3页)

,动摇的是整个总局乃至朝廷的信誉,其祸非小。”

    “毕爱卿所虑,正是关键。”朱由检赞许道,“朕也想到了。朕所设想的龙票,绝非寻常纸墨。

    其纸张,要用我内帑专供的棉麻混合之特殊纸料,其中掺入肉眼难辨之彩色丝线。

    其墨要用特制之油墨,迎光可见不同色泽。

    其印版要由宫中技艺最精湛之匠人手工雕刻,线条之繁复,非数年之功不可仿。

    最要紧者,每一张龙票皆有独一无二之编号,并另册记录。

    兑付之时,需编号、票根、持票人印信三者合一方可支取。有此数重保险,伪造之徒,纵有天大本事,亦是枉然。”

    听着皇帝将这匪夷所思的防伪之法娓娓道来,毕自严等人已是瞠目结舌,除了天纵圣明,再也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

    中枢之纲已立,接下来,便是网罗天下之经纬。

    朱由检看着舆图,手指轻轻划过,沉声道:“四大枢纽乃国之纲领。而其下,尚需有‘区域中转之所’,以通畅各省之脉络。崔爱卿,这星罗棋布的节点,你当如何布置?”

    崔尔进精神一振,他指着舆图,声音比之前更加沉稳有力:“陛下,四大枢纽之外,臣等拟设七大区域中转之所,以为策应。”

    “首在陕西西安府!”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的西北角,“此乃我大明西北门户,设站于此,东可接河南,西可辐射甘肃、宁夏诸边镇。九边军需之转运,可由此处调度,其军略意义,至关重要!”

    朱由检点头:“准!西北边防,重中之重。此站,需以军站标准建之。”

    “其次,湖广武昌府!”崔尔进的手指滑到长江中游,“此处自古‘九省通衢’,坐镇长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四川之物资可顺江而下;两广之货物,可经湘水北上,皆汇于此。得武昌,则长江中游之航运尽在掌握。”

    “再者,四川成都府。”手指移向西边那个富庶的盆地,“天府之国,物产丰饶。此站既是为西南诸省之物资集散,更是为日后朝廷对西南土司之掌控,埋下的一颗重要棋子。”

    朱由检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崔尔进的手指,又回到了中原腹地:“河南开封府,地处中原,四通八达,连接南北东西,此不必多言。而山西太原府,则是重中之重!”

    “哦?此话怎讲?”皇帝问道。

    这次,不等崔尔进回答,一直负责陆路规划的黄道周便起身了。

    他面色凝重,显然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入思考:“陛下,晋商之所以能横行北方,靠的便是他们那张遍布天下的‘票号’网络。

    臣之意,太原站之首要任务非是运货,而是要用我‘大明宝钞’之便利,‘龙票’之信誉,以及总局官方之背景,生生将他们的票号生意给挤垮、吞并!

    陛下给他们选择,要么并入我宝钞总行体系,成为我总局之附庸;要么便让他们在总局的雷霆手段下,无生意可做!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哈哈哈哈!”朱由检大笑起来,“好一个釜底抽薪!黄爱卿,你一个翰林学士竟也有这般霸道的心思,朕喜欢!就这么办!”

    黄道周面上一红,躬身退下。

    崔尔进最后指向了沿海:“最后两处,一在山东临清州,此乃运河北段要冲,以解漕运之弊;另一处则在福建福州府,与广州府遥相呼应,共同锁住东南沿海之贸易。如此,七大中转之所与四大枢纽,便如一张大网,将我大明最精华之地尽数网罗其中!”

    话音落下,整个华亭驿站的正堂之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幅宏伟到令人窒息的蓝图,给深深震撼了。

    朱由检长身而起,走到那巨大的舆图前,看着上面被崔尔进等人用朱笔圈出的一个个节点,心中豪情万丈。

    他缓缓开口:

    “这张网,很好。但织网的线,是人。

    再好的章程,没有得力的人去办,终究是空中楼阁。

    朕早已下旨,从陕西、山西等地,那些因天灾而流离失所的流民当中,优先挑选识文断字、身强体健、头脑灵活之辈充作这总局的第一批职员、役夫。

    朕将他们从北地迁往南方,一来是给他们一条活路,免得他们走投无路,从贼作乱;二来,也是最要紧的,”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朕要用这些只知感念皇恩,而与地方毫无瓜葛的外地人来填满这个新衙门!朕不想看到,这刚刚扫干净的屋子,转眼又被本地的豪绅、地头蛇,筑起了新巢!”

    此言一出,崔尔进等人心中又是一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