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408章 朕不是那种人!(10k)

第408章 朕不是那种人!(10k)

    第408章 朕不是那种人!(10k) (第2/3页)

终的赢家的!

    从来没有听说过,躲在哪个犄角旮旯就能够成为显学的。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张鲁在亲眼确认了刘邈确实想要将道家扶持到显学的时候,便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道路。

    他,以及整个道家,是必须要跟着刘邈回到金陵,回到哪个真正的中心去厮杀的!

    若没有这样的心思,那道家永远只能是下九流,永远都成不了显学!

    “我去!”

    张鲁回应了刘邈。

    但张鲁同时也请求刘邈,让他回一趟汉中,将一些未尽之事给处理。

    面对张鲁的请求,刘邈确实有些疑虑。

    万一张鲁跑了不回来怎么办?

    而张鲁似乎是看出了刘邈的疑虑,主动来寻刘邈。

    “臣可以将亲眷先送来。”

    “不必,朕不是那种人!而且朕决定以张卫为汉中太守,如此你也能够心安。”

    刘邈见到张鲁主动来寻自己,心中便已经安定了大半。

    如果没有道家这桩事,张鲁肯定不可能直接奉上汉中。

    毕竟,如果强迫张鲁投降,那属于白嫖。

    但现在,却是属于交换。

    用汉中太守之位,来换取道家的蓬勃发展。

    虽然刘邈的本意或许并非如此,可这确实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现实。

    想明白这点后,刘邈便不再担忧张鲁不回来。

    而张鲁在听到刘邈的拒绝后,虽然知道这是刘邈的拉拢,心中却还是划过一丝暖流。

    “不过动作快些,等到这次科举的成绩出来后,朕就必须返回中原,拖延不得。”

    “喏!”

    但张鲁在临行前,还是率先给张卫发去信件,要他将自己的家眷送至成都,以示心意。

    张卫在受到信件后,却是立即回信。

    “兄长!我何德何能,成为汉中太守?”

    张卫在心中百般哀求。

    之前的事情,都是由张鲁打理,现在骤然扔给他,却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这如何使得?

    张卫请求张鲁返回汉中,但张鲁此时已经心意已决。

    “汉中,我不会在回去了。”

    “我要赶着陛下前往金陵!前往中原!前往北方!”

    张鲁重新写信,呵斥张卫,令张卫老老实实为大汉守土。

    张卫受到信件后,也是只能无奈接受。

    同时在明白了张鲁如今已经彻底将身家性命放到刘邈身上后,张卫也开始琢磨一些事情,并再次与张鲁发去书信。

    “兄长,既然如今铁了心要依附陛下,那何不亲上加亲?”

    “若是兄长将玉兰嫁予陛下,充作夫人,那岂不是更好?”

    玉兰,便是张鲁和张卫的妹妹。

    “这……”

    张鲁尚有迟疑。

    能和天子联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是因为其妹沉迷道教,故此年纪稍大了些,却是不知道会不会遭到刘邈嫌弃。

    这时张鲁身边有机灵的道童就提醒张鲁:“师君莫忘了!陛下就好这口!”

    “胡说八道!岂敢非议陛下?”

    嘴上这么说,但张鲁想到那吴氏之后,不免对传闻也是有了几分确信。

    本来张鲁已经是到了涪城才收到的张卫的信件,但在看过信件后,张鲁却是立即调头,返回到成都。

    刘邈见到张鲁后也是莫名其妙:“公祺这就完了?怎么这么快?你走的阴平小道?”

    张鲁连忙摇头,并与刘邈说出了嫁妹一事……

    “什么!”

    刘邈瞳孔中竟是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以呢?这要是传出去,朕……”

    刘邈本来是想说,朕的名声怎么办?

    可想到曾经周泰的种种言语,刘邈终究是没有将这话说出来。

    刘邈猜测张鲁嫁妹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于是刘邈再度强调:“朕真的不是那种人!”

    而且刘邈的思绪莫名其妙飘的很远。

    现在刘璋的嫂子吴氏是自己夫人。

    而刘璋他爹刘焉应该是张鲁他妈的姘头。

    现在张鲁要将他妹妹嫁给自己,这中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陛下!”

    张鲁着急忙慌回来,可不是听刘邈拒绝的!

    “陛下,此事不仅在臣一家,更在于道家!”

    刘邈面色凝重起来:“为了道家?”

    “正是!”

    “如此看来,朕恐怕不得不答应了!”

    “嗯?”

    本来张鲁还想着怎么和刘邈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不过刘邈的果决让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腹稿显然失去了作用。

    “没想到,公祺着急回来竟然是为了这事。”

    刘邈摇摇头,同时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一样询问张鲁:“公祺,是不是还有个女儿?”

    张鲁的眼神瞬间惶恐!

    “陛下!臣是有一女名曰琪瑛,但她才五岁啊!”

    “怪不得!”

    但等刘邈察觉到张鲁严重的惊慌之后,已经为时已晚!

    “朕真的不是那种人!”

    “臣知道!”

    “公祺信朕!”

    “臣信陛下……”

    “……”

    伴随着张鲁又一次的离开,并且莫名其妙给自己塞了一个夫人后,刘邈终于是静下心来思索自己离开后蜀地的安置和留守问题。

    黄忠在受降之后,便一直屯兵于梓潼。

    梓潼为蜀地门户,又能随时支援汉中这块四战之地,故此刘邈便让黄忠继续待在梓潼附近,即是北慑汉中,又是南镇蜀地。

    而且黄忠留在梓潼,还能够摸清汉中以及秦岭南部的地形,对将来谋夺关中也是大有裨益。

    不过黄忠在得知刘邈要将自己留在梓潼后,明显是有些惶恐,还亲自上书请求刘邈。

    毕竟谁都知道中原将有大战,黄忠如今正值壮年,乃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如何能忍受自己被困蜀地?

    但刘邈还是不许。

    “难道平蜀的功业,还不够让汉升炫耀的吗?”

    刘邈又让司马懿给黄忠送去一些礼物。

    “功业太重,也不是好事。”

    司马懿见到黄忠,委婉的对其做出提醒。

    “陛下如今不肯调用黄老将军,也是为了保护您啊!”

    黄忠这才明白过来,便不再继续上书,安心留守梓潼。

    与黄忠一样反应的,还有甘宁。

    不过相比黄忠,甘宁的抵触情绪明显没有那么大。

    一方面,甘宁本就是蜀地人。如今衣锦还乡,怎么也要来一波“处三害”改变乡里邻间对自己的看法。

    另一方面,将来的中原之战,主力肯定是骑兵和步卒。

    袁绍不可能会来和刘邈打水战,故此虽然甘宁心有不甘,也知道自己在将来的战事中恐怕难有用武之地。

    “兴霸不要气馁。正如朕对汉升说的那般,要他留在梓潼,是要摸清楚秦岭南部的情况,将来好图谋关中。兴霸在成都,也有事情要做。”

    甘宁本来颓废的眼神瞬间精神起来!

    “陛下所谓何事?”

    “南蛮!”

    严格来说,刘邈这一次平定的,其实只是成都平原,而不是整个蜀地。

    南方的西南夷,之前就不怎么听刘璋的话,如今自然也不可能来听刘邈的话。

    但刘邈现在显然没有精力再去深入不毛,只能是留下甘宁,在镇压蜀地残留下的牛鬼蛇神时,同时保护蜀地百姓,不受南蛮劫掠。

    “子远。”

    “喏!”

    除了黄忠、甘宁外,刘邈另外留下的实权将领便是吴懿。

    吴懿如今的身份本就是外戚,留下他也勉强能够制衡甘宁与其他蜀地将领的存在。

    毕竟,甘宁的脾气那是相当火爆,一个看不惯,他可是真的杀人!

    吴懿之前本来就当惯了小媳妇,是个合格的润滑剂,刘邈当然是拿来继续去用。

    “蜀地的平稳,就靠你了!”

    吴懿当然知道刘邈留他在蜀地是做什么,自然也是点头道:“喏!”

    在蜀地留下黄忠、甘宁、吴懿三名彼此互补的将领,应当就可以使得蜀地平定。

    而且刘邈还没把张任给忘掉。

    “他能走路了?”

    “能。”

    “现在呢?还整天觅死觅活的?”

    “那倒没有,只是有些不开心。”

    回答刘邈的,是有些杀气腾腾的法正。

    法正在攻破成都后,第一时间就去祭奠了张松。

    而之后的日子里,法正便对整个蜀地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好在即便是报复,法正也是按照法律条令去治罪,毕竟都到了豪族的地步,屁股底下不干净的事多的是,随便找找总能找到地方弄死对方。

    见到法正按规章制度办事,刘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法正之事不再过问。

    法正在报复之后,不知是寻求内心安定,还是对张任仍有亏欠,便屡次前往张任家中探望,对张任的情况自然一清二楚。

    “既然不再觅死觅活的,就给他找点事情去做。”

    “以其为庲降中郎将,去到南蛮之地多看看。”

    刘邈见法正欲言又止。

    “怎么?孝直还有什么话想说?”

    “臣觉得,张任心思难定,不该予其兵权……”

    对于法正的劝诫,刘邈却无动于衷,甚至安抚道:“无妨。”

    “去到南面看看,他就知道,究竟谁才是敌人!”

    “现在蜀地境内和他这样的蜀人不少,现在都以为是朕强吞了蜀地,夺走了许多人的家业……但等过上几年,只要他们长眼睛,长耳朵,自然能够看出是怎么回事!”

    军事上的部署基本完成。

    剩下的,却是政务上的安顿。

    刘邈没有忘记,攻打蜀地的主要原因便是让蜀地能够自由贸易,获得蜀地这块巨大的市场。

    若是打下了蜀地,却又将其治理的一团糟,明显不是刘邈的初衷。

    但刘邈现在看着自己身边这些“歪瓜裂枣”,刘邈总觉得无人可用。

    法正睚眦必报,听说在面对昔日举报张松的张肃时,法正直接折磨了张肃三日才让他咽气……若是他主政蜀地,蜀地将来早晚会出乱子。

    司马懿,嗯……司马懿,至少目前阶段,刘邈觉得还没有用到司马懿的时候。

    庞统,也根本不是政务的那块料。

    黄权,这是蜀地的代表人物,又是最后让刘邈和平拿下成都的功臣,肯定要进入到大汉的中枢当中作为标杆。

    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