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1/3页)

    全部以花岗岩石,作为外墙装饰的百年纪念讲堂,贵宾接待厅内,徐铭时隔大半年,再次见到霍尔登院士。

    对方穿着件休闲西装,头发虽以银白为主,却梳的一丝不苟。

    目光湛然有神。

    隐隐透着兴奋。

    在身后奥斯陆大学的几位教授,及青年学者跟随下,迈步走了进来。

    徐铭见此,不卑不亢的迎上前去。

    “霍尔登教授,欢迎您来燕京大学访问。”他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主动伸出了手。

    “恭喜你徐教授,史上最年轻的阿贝尔奖得主。”霍尔登笑容和煦,伸手与徐铭紧紧一握,话语中充满对徐铭的学术欣赏。

    站在徐铭旁边的田纲,数学与科学研究院的王立群和陈跃民两位院士,随即分别与霍尔登握手,向对方出席百校数学大会,展示作为东道主的热情。

    “欢迎。“

    使得贵宾接待厅的氛围,立刻热闹起来。

    不远处的媒体记者,快门键都要按冒烟,记录这数学史上的重要时刻。

    标志着国内数学界,正逐步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

    徐铭已经知道,自己在拒绝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邀请情况下,能获得阿贝尔奖,正是霍尔登院士的提名推荐。

    待双方在主座位坐下后,向对方表达感激。

    “霍尔登教授,感谢您对我的认可,将阿贝尔数学奖颁发给我。”

    “你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的工作,堪称杰作,令人惊叹。”霍尔登的语气真诚,毫不掩饰自己的称赞,“是最有资格,获得本届阿贝尔奖的数学家,这个决定是委员会共同通过的。”

    话音才刚落下,紧接着又继续补充。

    “另外我代表阿贝尔奖委员会,感谢你们举办这场大会,这将是见证人数最多的颁奖现场。”

    “数学的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盛会,我们也期待与贵方,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田纲没等徐铭开口,面带微笑接过话茬回答。

    在互相又交谈了几句,霍尔登等人被工作人员,暂时领去休息室。

    等待上午的开幕式。

    接下来的时间,贵宾接待室,又迎来不少熟悉身影。

    包括波恩大学的拉波波特教授,及其学生舒尔茨,邱诚桐带队的箐华数学家代表。

    至于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虽是较为陌生的教授作为代表,萨纳克和卡茨却也公开表示了祝贺,并预祝首届百校交流大会圆满成功。

    就这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能容纳两千多人的,上下两层观众厅内,座位逐渐坐满。

    放眼望过去。

    绝大多数都是海内外各高校,优秀数学研究生。

    最后徐铭这边,和霍尔登院士压轴入场,坐在前排贵宾席的位置。

    上午九点二十分。

    首届百校数学大会正式开幕。

    ……

    和常见的大会流程类似,在燕大主办方,上台为开幕式致词后,很快便来到,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

    演讲台上。

    霍尔登状态松弛,面容透着慈祥,以阿贝尔奖的传统,为大家介绍获奖者。

    “我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为徐教授颁发阿贝尔奖的奖章和奖金,这是我人生中,少有的一次新奇体验。”

    “徐是我见过最年轻,也是最天才的数学家。”

    “他构建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堪称一件完美的作品,令大量数论学家为之着迷,更彻底解决了,数学届悬而未决百年之久的,孪生素数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

    “因此……”

    “经阿贝尔奖委员会决议,现将本届阿贝尔数学奖,颁授于徐铭。”

    伴随霍尔登教授,用高亢激动语调,再次喊出徐铭的名字,台下瞬间燃起雷鸣般掌声。

    久久不息。

    坐在前排贵宾位置的徐铭,则站起身优雅系上扣子,与身旁同样起身的田纲和张鲁平示意,迎着掌声和众人目光,健步走到台上。

    徐铭本就样貌不错,加上坚持锻炼身体。

    以二十多岁的年纪,站在这种学术舞台上面,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

    观众席内,舒尔茨牢牢注视着,台上自己的数学偶像。

    期待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

    后排直接拉着林磊,坐在一起的蒋旭,以及朱志轩陆明哲等人,则都张大着嘴巴。

    竟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此刻情绪。

    他们同徐铭接触的时间最长,可以说是一步步,见证徐铭从高考状元,快速成长为今天的数学传奇。

    虽早在之前,徐铭就已经获得,拉马努金奖和陈省身奖,但那时毕竟未能亲眼目睹。

    眼下却是货真价实的,在自己面前上演。

    约摸怔了几秒,方手动合上下巴,忍不住爆出句语气助词。

    “真帅啊!”

    “铭哥这在数学界,绝对是独一份了,知道的是在颁发数学奖项,不知道的,估计都还以为哪个大明星拿奖了。”朱志轩沉声低喃道,丝毫不掩饰脸上浮现出的羡慕之情。

    同作为数学生,试问谁不想进入殿堂。

    蒋旭闻言,立刻扭过头来,接话道:“铭哥粉丝可比那些明星多的多。”

    旁边从小被称作天才的陆明哲,则默不作声。

    未参与讨论。

    只是眼神略显复杂的,紧盯着台上,正与霍尔登握手的徐铭。

    半晌轻叹口气。

    “唉~”

    “什么学霸天才,不过是能见到徐铭的门槛罢了。”

    他从小便数学成绩突出,参加各种竞赛,可以说奖牌拿到手软,被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称为数学天才。

    学霸学神这种标签,不夸张的讲,在班上耳朵都听的起茧。

    而他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期望,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斩获金牌为国争光。

    保送燕大‘疯人院’。

    本以为这是他,在数学高峰中攀登的新起点,结果遇到了徐铭。

    自己引以为傲的竞赛成绩,在对方眼中,基本等同于浪费时间。人家早就抛弃做题,钻研学术猜想,且在国际数学界上崭露头角,成为被媒体争相报道的数学新星。

    两者压根不在一个层次上。

    又如何比较。

    正如班上经常说的话,普通学生羡慕他这位竞赛保送生,然来到这个位置,才发现只是见真正天才的门槛。

    开学即将也进入燕大数院的林磊,他没有关注其他几位学长的想法,脑子里只有期待。

    对全新的大学生涯的期待。

    陈璐虽不是数学研究生,但依旧坐在前排。

    她今天是以家属身份,见证徐铭传奇人生中,又一次的高光时刻。

    台上。

    徐铭与霍尔登院士的手松开。

    “恭喜你徐,也预祝你能在下届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霍尔登再次送上真挚的祝福,面对徐铭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谢谢。”徐铭颔首道谢。

    接下来。

    霍尔登亲手,将阿贝尔奖的奖章,以及总数80万美金的奖金牌,颁发给身旁的徐铭。

    两人合影留念。

    当然整个颁奖流程,至此并未结束。

    紧随其后,在主持人的报幕下,王立群院士作为代表,又为徐铭颁发五百万个人奖金,用于表彰其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使得奖金数额达到千万,打破有史以来的个人奖金记录。

    “希望你能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王立群颁发完证书,满脸柔和的对徐铭鼓励。

    他除了是数学与科学研究院的院士,更担任着数学学报期刊主编。

    自然希望看到,徐铭的成就能越来越高。

    毕竟徐铭同样是编委。

    从某种程度上讲,数学学报这份自家的数学期刊,将来能否跻身四大顶刊行列,基本全在于徐铭。

    “谢谢王院士,我会继续努力。”徐铭认真说道。

    徐铭和绝大多数人不同,他早把研究数学,当做了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哪怕身处高峰也不会停下脚步。

    何况如今单论数学界,都还存在着很多未解难题。

    至于此次获得的千万奖金,对他现在来说,基本就是纯粹的数字。

    在生活需求都满足的情况下,相比较物质上的追求,他更喜欢沉浸在学术科研的海洋中,享受瓶颈被攻克的满足以及成就感。

    与此同时。

    总台的电视直播还在进行。

    见证了,整个颁奖过程的网友,纷纷拿起手机。

    打开微博分享讨论。

    使得相关词条,牢牢霸榜前三热搜。

    “以前都是觉得,徐教授是国家难得的数学天才,今天忽然发现,站在台上比明星还要耀眼。”

    “好帅。”

    “我决定了,以后我的偶像只有徐教授。”

    “这个奖金数额确实高的吓人,但像徐教授这样,多少年都不出一个的天才,就算再多那都是值得的,在这里预祝徐教授下届能斩获菲尔兹奖。”

    “差一个菲尔兹数学奖,徐教授就是大满贯了,妥妥的当代数学界第一人。”

    “要是能找徐教授当男朋友,就算在给我一千万,我也愿意啊。”

    “人家徐教授有女朋友,听说也是燕大高材生,两人还是高中同班同学。”

    “奖金真是一千万啊!”

    “请问现在学习数学还来得及吗?”

    ……

    徐铭还没来得及,关注网上的热搜,在开幕式圆满结束后,被总台记者采访了几个问题,才回到休息厅,准备和大家一起去吃饭。

    整个百校数学大会,要进行一周时间。

    期间来自海内外各高校的学者,可以互相研讨交流。

    以及参加讲座报告。

    徐铭想着把机会,还是更多留给其他人,便只安排了一场四十五分钟报告。

    主讲代数几何领域内容。

    因关于霍奇猜想的研究,虽有了些进度,但却尚达不到突破性进展,就没有计划进报告中。

    翌日。

    徐铭的报告刚结束,以霍尔登为首的一众教授,立刻迎上前来。

    “很精彩的一场学术报告。”霍尔登率先抛出句称赞,但眼眸中却隐藏着一抹遗憾,仿佛是无比期待的东西最后落空。

    作为主要研究代数几何的数学家,不可能不关注霍奇猜想。

    这道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