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180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万更求订阅】 (第2/3页)

    自从上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徐铭的报告,为研究霍奇猜想提供新的理论方向。数学界便掀起了一波热潮,越来越多的数学机构,宣布成立专项课题,进行霍奇猜想的证明。

    加上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呼吁,研究霍奇猜想的数学家数量,甚至一度超过黎曼猜想。

    成为学界最大热点。

    连他们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数学部都开设了课题。

    如今大半年时间过去,徐铭这边依旧没消息,难免会让人好奇。

    想知道其进度如何。

    本来这回以委员会代表身份颁奖,想着或许可以,在徐铭的报告会上,看到些新的数学进展。未曾想并不涉及霍奇猜想。

    难免有些失望。

    不过在思索之下,最终他还是没把这事,埋在心底。

    待徐铭同其他人打完招呼,开口主动询问起,关于霍奇猜想的进展。

    “徐。”

    “我这里还有一件事,希望能得到你的解答?”

    “霍尔登教授,您请说。”徐铭闻言神色一正,脱口给出回应。

    到了这个时候,霍尔登也不再卖关子,耽搁彼此时间,当即讲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请问你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还在继续吗?”

    徐铭肯定道:“当然。”

    “有新的进展吗?”霍尔登面露喜色,连忙进行追问。

    将霍尔登的问题听进耳中,徐铭倒是丝毫不觉得意外,毕竟这种关于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消息,对任何数学家的诱惑,都是非常大的。

    属于人之常情。

    尽管这次恐怕要让对方失望,倒也没啥不好意思的。

    下秒便如实说明状况。

    “目前我和我的团队,还停留在对平展上同调的完善增强阶段。试图寻找新的理论,来构建全新框架体系,距离用于证明霍奇猜想,恐怕还有段路要走。”

    霍尔登尽管猜到,会是这种结果,但听进耳中还是略显遗憾。

    只能说,徐铭固然是数学天才。

    可之前主要从事数论研究,突然转到代数几何领域,想复刻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传奇。

    着实没那么容易。

    “不着急。”

    “我对你的理论很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收获的。”霍尔登嘴上勉励道:“我很期待你向数学界宣布,霍奇猜想被彻底证明的那天。”然心里面却对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否见到霍奇猜想被证明表示担忧。

    而就在两人讨论到这个话题。

    旁边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忽地讲出一个消息。

    “我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听到陶哲轩等人对霍奇猜想的研究,似乎最近有了新进展。”

    “这是真的吗?”霍尔登猛地转过身询问。

    陶哲轩在徐铭之前,也被称作数学界的天才,除了被喊作数学界莫扎特,更在三十岁的时候获得菲尔兹奖。

    对方联合其他数学教授,研究霍奇猜想课题,并不是秘密。

    毕竟这种事,放眼整个数学界,有很多学者都在做。

    率先取得进展,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这并不代表,有机会可以证明霍奇猜想。

    无非是八十一难度过了一难。

    “具体情况暂时还不知道,这恐怕要亲自去询问本人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摇摇头接话。

    徐铭倒未参与讨论。

    心里想着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该加快下进度。

    虽然学术竞赛这种事,并不会有人公开去说,却属于学界默认的。

    和其它领域的科研项目一样,当大量数学机构研究所,开设霍奇猜想专项课题,就必须保证自己最先拿出证明结果。否则先前所付出的心血,都会全部白费。

    还记得徐铭,之前参加物院的,量子霍尔反常效应实验。

    有项目成员每天首先要做的事,便是查看是否有人,提前发表了相关论文。

    “看来要尽快把物理提升到4级学科,碰撞思维找找灵感才行。”徐铭在心里自顾自盘算着,对后面的日程进行规划。

    目前借助多线程并行思维,虽提升了研究效率,但把脑子全用于霍奇猜想,短时间内很难有灵感。

    需要在进行其他学科课题时,才能更容易碰撞出。

    物理无疑是最合适的。

    要知道,有很多物理上的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理论来进行解答。

    反之亦然。

    另外。

    眼下物理学科,距离提升到4级,仅差临门一脚。

    等升级之后获得新的词条,对数学的研究,也必然会起到帮助作用。

    届时对霍奇猜想的证明事半功倍。

    当然这会儿,肯定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随即摇摇头暂时把这些念头压在心里,继续与现场的数学家攀谈交流。

    ……

    霍尔登并未在燕京久待,甚至没有参加完,整个百校数学大会。

    最终仅逗留了两天,便乘坐航班,返回挪威科学院。

    至于究竟会不会去找陶哲轩,当面询问关于霍奇猜想的研究进度,那其他人则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国内数学界这边,更加不会给徐铭压力。

    谁让放眼全国,想找到水平比徐铭高的数学家,如今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况纵使徐铭未能证明霍奇猜想,光凭在数论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其地位和权威性照样不会动摇,依旧是无数数学人心中崇拜的偶像。

    6月16日,周四,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镜春园办公室。

    徐铭坐在椅子上整理东西,办公桌前站着三道穿着黑白短袖的身影。

    正是许逸阳和刘驰以及李若川。

    为期一周的百校数学大会,已于昨日圆满落幕。

    这场以青年学者为主的交流大会,在数学界狠狠刷了波存在感之外,让海外数学家更加重视东方数学界,为以后更多形式和层次的合作,提前打下夯实基础,只等华国数学成为全世界数学家的最高殿堂。

    而在这七天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报告会,产出不少优秀数学论文。

    很多当场被数学界期刊接受。

    哪怕连国内的数学学报,都收了不少优秀论文。

    相信接下来两期,整个期刊内容水平,相比较以往会提高不少。

    虽说与数学界四大顶刊,仍存在较大差距,终究是在朝着上坡路前进。

    事实证明。

    当初邀请徐铭担任编委,确实是很正确的做法。

    既然要见证国内数学界的崛起,没有自己的数学顶刊又如何能行。

    “这几天感觉如何,有没有什么收获?”徐铭终于停下自己手上动作,抬起视线看向眼前的三人出声询问。

    无论许逸阳还是刘驰和李若川他们,在大会进行的期间没少去听报告,甚至还上台进行了学术报告。加上与众多海外青年学者交流讨论,对他们而言确实称得上是提升自己水平的好机会。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许逸阳嘴唇微动,率先开口回应。

    “收获很大。”

    “特别是和波恩大学的舒尔茨,针对算术几何等数学理论进行讨论后,有些地方让我茅塞顿开。”许逸阳提到舒尔茨眼中闪过些许兴奋。

    如果说面对徐铭,因双方在数学上的理解,差距实在太大探讨起来有种吃力感。

    那么同舒尔茨则有种旗鼓相当的感觉。

    交流起来会更加放的开。

    甚至面对不同意见,敢于据理力争,尝试说服对方。

    这种感觉让他变得更加自信。

    当这句话说出来,旁边刘驰和李若川,也纷纷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参与话题出声附和,都对舒尔茨有着比较高的评价。

    “这个舒尔茨确实厉害,说不定以后也能拿奖。”

    “对方在某些地方的理解思维,很值得学习。”李若川说完不忘特意进行补充:“不过相比较徐教授,却还仍旧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把几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哭笑不得,想着自己可没那么小心眼。

    不过他们能和舒尔茨在一起讨论,确实是个小惊喜。

    还记得当初自己,刚构建出多尺度解析筛法,并尝试证明了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受邀前往波恩大学参加国际数论会议。

    在波恩大学数学系进行讲座时,仅同舒尔茨交谈了几句便让对方想通了其中关键。

    并因此发表一篇顶刊论文。

    足以证明对方,在数学上确实比较有天赋。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接过几人的话茬,沉声往下讲。

    “舒尔茨在数学上的天赋,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你们三个也不差。”

    “只要有收获就是好事。”

    徐铭说到这里,嘴上突然一个停顿,站起身体,把整理好的手稿文件放进柜子,接着说起另外的事。

    “至于接下来对霍奇猜想的研究,继续延续先前确定的理论方向推导就行。”

    “我最近可能不在这边。”

    许逸阳他们三人,听到最后这句话,不由心中一动想到了什么。

    下意识脱口询问道:“徐教授又要去信院帮忙?”

    “今天箐华那边有杨老的讲座,我打算试试,能不能从物理理论方面找到灵感。”徐铭直接讲出来,并不打算对自己的安排有意隐瞒。

    当话悉数传进三人耳中,脸上顿时浮现了然之色。

    丝毫不觉得意外。

    他们的专业虽都是数学,但同样会研究物理,有时候使用不同的理论去解题会更加方便。

    毕竟数理不分家嘛。

    何况只要是数学界的人,那基本都知道,徐铭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同样有着不小的名气,所参与研究的量子霍尔反常效应实验,可属于实打实的诺奖级别项目,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顶刊学术杂志上。

    更是被威滕教授,邀请放弃数学去转修物理。

    这时候去听物理泰斗杨老的讲座,寻找证明霍奇猜想的灵感再正常不过。

    相反心中还隐隐有着期待。

    “好的徐教授,那我们就继续去忙了。”思索至此开口回应句便转身离开。

    徐铭望着三人的身影,直到彻底从视线消失,才方收回目光准备前往箐华大学。

    ……

    ……

    关于今天杨老有讲座的事,他还是从李由那里,得到的相关消息。

    毕竟对方如今在箐华高等研究院工作,对杨老的日程安排最为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