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595章 一点一点拉回现实

第595章 一点一点拉回现实

    第595章 一点一点拉回现实 (第2/3页)

一种半靠着的姿势,让她的视线可以望向帐篷口的方向、但又不会直接面对过往人群。

    李玲玲的目光闪动起来。

    之前,她看向窗外,但看的是虚无缥缈的天和怎么也止不住的雨。

    此刻她再看窗外,看的是来来往往的人。

    她的呼吸开始变化了节奏,眼球开始了抖动。

    她开始感受自己刚刚的决策行为,并且开始真实地承受着决策带来的结果。

    南祝仁则坐回椅子,再次陷入沉默。

    这次沉默持续了约两分钟。他只是在陪伴,呼吸平稳,像一个稳定的灯塔。

    ……

    接下来,终于到了咨询师真正进行语言干预的“话疗”部分了。

    面对此刻被过去包裹住的李玲玲。

    南祝仁的目标是激活李玲玲作为“护士”的专业身份和身体记忆,这是一个强大的内在资源,用以对抗“失败者”的负面身份认同。

    在个体自我价值感崩坍时,帮助其连接到如她的专业能力、过去成功的经验一类的【积极资源】,可以有效地对抗弥漫性的无力感和自我否定。

    又等了一会的时间后,南祝仁再次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在刚刚过来的时候,我听你的同事讲了你身边最近发生的事情。”

    李玲玲的目光从窗外移了回来。

    “我听说你和病人发生了争执。”南祝仁言简意赅,疏离故事线,“你的上级为此找你谈话,然后你开始昏天黑地地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倒。”

    说到这里的时候,南祝仁让自己对着李玲玲现在的样子摊了摊手。

    “你觉得那个争执、或者说与争执相关的事情是一次‘失败’。所以你用超越极限的工作惩罚自己的‘失败’。”

    做出一个无奈的笑,随后停顿了一会。

    李玲玲低头,抿了抿嘴唇。

    “……对。”半晌后挤出一个字。

    虽然简短,但是有效。

    李玲玲终于打开了话匣。声音干涩、无力,但是具备基础的连贯性。

    “当时……有个病人被消防员抬过来,我帮着去抬担架,但是力气不够,发生了颠簸……病人很难受。”

    “然后,在我给他扎针的时候,我心里慌了,扎了两次才扎准……病人很难受,我觉得是我扎针的问题。”

    “再后来,我被派去看一个小女孩……那女孩的妈妈是我之前帮过的一个孕妇,那一次我工作完成得还算不错……”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玲玲哽了一下:“但是……那个被我扎了两次针的病人,她老婆之后在外面喊起来……我失控了,然后,吓到了那个小女孩,还有她妈妈……”

    来访者说了很多。

    但是这些不是重点,南祝仁只是需要来访者说出这些给故事丰富背景而已。

    南祝仁问道:“你说的这些,是你认为的‘失败’吗?”

    “……对。”来访者点头。

    南祝仁道:“那种‘失败’的感觉,在身体里是什么感觉?”

    具体事件对于当下的谈话不重要。

    此刻的谈话不应该再纠缠于事件的对错,而是引导来访者去觉察和描述伴随情感的身体体验。

    这是将抽象情感具体化,让来访者的意识回到对身体的感受。这既是评估,也是继续锚定。

    听到南祝仁的问题后,李玲玲的嘴唇动了动。

    随后她垂下眼帘,睫毛不时地轻轻颤动。似是回忆,也是在感受。

    半晌后,李玲玲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冷……很冷……”

    好极了。

    南祝仁抓住关键点就开始深入:“冷。在哪个部位感觉最明显?”

    李玲玲沉默了比刚刚更加长一点的时间,随后道:“……手……还有……胃里……像结了冰……”

    南祝仁点头:“嗯,手和胃里,像泡了水……不,更冷一点,像结了冰。”

    先【重复】一下。

    南祝仁又道:“除了冷,还有别的感觉吗?比如重量,或者形状?”

    这是【具体化】和【隐喻探索】的技巧,引导来访者更细致地描述身体感觉,使用用“重量”、“形状”一类的具体描述,帮助表达难以言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