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54、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254、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254、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第1/3页)

    “沙皇治民的权力源于上帝,但不要运用权力来嘲弄上帝和人民。”

    “尊重法律。如果沙皇目无法律,那么人民也不会遵守法律。”

    “热爱教育并传播教育,没有受过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他们容易领导,但是奴隶也很容易变成愤怒的起义者。”

    “革命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它要直接从星期一跳到星期三。但是,要从星期一跳回到星期天同样也是破坏性的。”

    ——茹科夫斯基教导幼年亚历山大二世时的话

    在1846年,德意志邦联境内的铁路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未完全贯通,因此米哈伊尔乘坐铁路从法兰克福到达海登堡后,便租了一辆马车朝茹科夫斯基所在的巴登-巴登缓缓驶去。

    作为欧洲最著名的疗养地之一,巴登被称为“欧洲的夏季首都”,每年五月到九月,各国贵族、外交官、作家和钢琴家等都会来此疗养和避暑,他们的出现让巴登这座并不大的城市变得格外繁华和具有文化气息。

    虽然这里风景极美还有温泉可泡,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米哈伊尔并不准备在这里久留,如果不是为了满足一下俄国文坛老前辈的心愿,米哈伊尔还真不一定专门来这里一趟。

    而关于茹科夫斯基,他已经算是上上个时代俄国文学的领军人物了,他在他所处的时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后,随着普希金的出现,茹科夫斯基更多的便专注于翻译的事业。

    他翻译了歌德、席勒等人的大量作品,而他认为一个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争者”,甚至可以超越作者。

    那么牢大普希金因为决斗离世了之后,俄国文坛最知名的人是谁呢?

    那便是如今仍在欧洲各处游荡的果戈理了。

    严格来说,米哈伊尔最早就是被人当做“小果戈理”来称赞的,也是在果戈理的旗帜下开始自己的文学之路的,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米哈伊尔在欧洲这边正在连载的几部格调都不算高,但确实足够畅销也能比较快的提升他的名声。

    不过话又说回来,米哈伊尔终究是还没有《死魂灵》那样的作品,因此米哈伊尔也从他的朋友们寄过来的信中得知,俄国文坛当中依旧有很多人认为他在俄国依旧比不上果戈理。

    当然,这说的也没太大问题,估计别林斯基也会同意这样的看法,米哈伊尔总归还是比较年轻,文学之路才刚刚起步没几年,要成为众望所归的俄国文学领袖估计是还要再沉淀沉淀。

    米哈伊尔倒是不太在意这件事,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果戈理《与友人书信选》的出版,算算时间的话,估计也要不了几个月了

    米哈伊尔想到这里的时候,马车却是已经停了下来。

    于是米哈伊尔暂时收起了自己的思绪,在微笑着向车夫道谢后,他便按照屠格涅夫给的地址朝着某个地方走了过去。

    而此时此刻,在巴登另一处比较安静的地方,一位看上去有些衰弱的老人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有些惊奇地看向了他的另一位客人说道:“你在收到消息后竟然真的亲自过来了,我原以为你是不会有这个时间的。”

    这位客人像哥萨克一样通常从鬓角直披下来的金发还保持着青春的色泽,但是已经明显地稀疏了;他的前额微斜、光滑白皙。一对不大的深棕色眼睛总是显得有些疲倦

    还不等这位心事有点重的客人想好说些什么,年迈的茹科夫斯基就已经忍不住点了点头继续道:“果戈理,这位年轻人值得你来这一趟,在如今整个俄国的青年作家中,他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他迟早会超越我们所有人的。”

    果戈理:“.”

    何止是只在青年作家中?

    根据我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不少人已经认为他是所有俄国作家中最有才华的那一个,而且已经超越我们所有人了.

    诚然,只是部分比较狂热的年轻人这么认为,但这似乎已经反应了一些东西。

    尽管对这件事有一些别的看法,但果戈理并未多说些什么,只是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准备谈一谈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