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尊敬的高斯先生,我想出一道数学题考考您 (第1/3页)
关于1845年的巴黎,看待它的方式无疑是多种多样,而倘若用历史的视角来看的话,无论是现在还是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对于整个欧洲世界来说,巴黎都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倘若先说这一时期的话,那么如今的法国无疑就是一个大杂烩,保王的,民主的,自由的,搞政治的,研究科学的、穷的裤子上都有洞还要搞文学艺术的,搞投机投资想成为罗斯柴尔德发大财的.这其中有太多太多未来的风云人物,有太多太多的风云变幻。
而这个未来的主角之一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目前正被囚禁在位于索姆省的堡垒哈姆要塞之中,他在这里过着待遇还算不错的囚徒生涯。
在监禁期间,他在狱中还撰写了《论消灭贫困》,在书中他声称自己要成为进步主义的皇帝,推行温和的经济政策,他又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定义为波拿巴主义,把自己打扮成劳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该说不说,还真有点像小胡子在狱中写《我的奋斗》.
除此之外,巴黎当然还有着众多纷乱的支线,这一点或许还要从拿破仑说起,可以说,自从拿破仑出世之后,他便迅速被整个欧洲世界神话,一方面是他作为暴君和侵略者的形象,另一方面则是自由与革命的象征形象。
这种影响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整个欧洲的革命者和流亡者都愿意到巴黎来寻找机会、寻找伙伴,什么波兰革命者、意大利革命者,罗马尼亚革命者、德意志革命者.似乎全世界的革命者都会来到巴黎!
而众多形形色色的思想家和实干家同样聚集在巴黎,他们的思想和倾向同样形形色色,有人想解放全人类,有人想复国,有人想解放穷人,有人想走精英路线,希望从上到下完成社会的变革,有人搞起了公社,有人鼓吹着君主制,希望哪一天能够喜迎王师,一举登上权力的巅峰
但无论他们究竟都是什么人,只要身处巴黎,那么报纸都肯定是会看的,在这样一个逐渐走向复杂的年代,报纸无疑是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最为便捷的途径,像什么官方政策、国际新闻、名人八卦、时尚潮流、戏剧演出、股票行情和市场价格
基本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而就算是在这样一座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件的城市,有关米哈伊尔的新闻也能称得上一句引人注目。
毕竟就连迪塔克这种新闻界的老江湖都是那种反应,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当那些新闻陆陆续续被刊登在报纸上的时候,即便是在报纸上见惯了大新闻的巴黎人都忍不住张大了嘴。
“整个法国都是奴隶?这个俄国佬是在自己的国家喝酒喝疯了然后出来了吗?竟然敢说出这种话!”
“他以为别的地方都跟他的国家一样吗?!”
“你们倒是先把这篇文章看完了再说话,他是被挑衅之后才回击的,而且我怎么感觉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的?您瞧瞧,巴黎人如今有几个不是再为了点钱忙活来忙活去?但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我为了这种东西都快死在自己的位置上了!生活依旧不见好转,这跟奴隶又有什么区别?”
“Merde!又不是人人都这样,但文章里面的那个法国人怎么敢说整个巴黎都是这样?我知道他是谁一定要狠狠揍他一顿!”
“雨果先生的评价确实是公道的,不应开那些正处于悲惨境地的人的玩笑”
对米哈伊尔那一番关于奴隶的讨论的话显然不止于此,有些人比较激烈,光是看个标题就想赶走他这个俄国佬,有些人则是真的想认真讨论一些东西。
而关于米哈伊尔到底会几门语言的讨论同样很高:
“这篇新闻的意思是说,一个只有二十一岁的俄国佬,他很有可能会十几门语言?而且在这其中还有一种据说极为难学的东方语?俄国佬的圣人从坟墓里爬出来了不成?”
“他难道是一位语言学家吗?从小受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