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汝,曹孟德,袁氏忠良!

第二百五十八章 汝,曹孟德,袁氏忠良!

    第二百五十八章 汝,曹孟德,袁氏忠良! (第1/3页)

    “那么我且问你一句!

    刘太傅,是谁,送你入朝来的?”

    闻听曹操此话,在场众人打量刘繇的目光也不由带上些许古怪。

    毕竟谁都知道,刘繇正是被袁术亲自派人送来朝廷的。

    虽说单凭这一点,说明不了什么,未必不是袁术要维护他自己那所谓的大汉忠良之名,不想担上杀害大汉宗亲,一州刺史的名声,所以送来朝廷免得麻烦。

    况且自刘繇入朝以来,向来兢兢业业,带领最后的大汉义士,勤王扶龙,身为帝党党魁的他,又怎么可能是什么袁营内应?

    但联想到曹操口中,那个隐忍数十年,潜藏幕后,挥袖间使大汉分崩离析,弹指间断炎汉四百载国祚的袁术形象。

    众人便深感不寒而栗。

    想想张角弟子唐周,蹇硕至交潘隐等人,在其发作背叛之前,哪个不是视为心腹,股肱重臣?

    便是曹操麾下夏侯惇、乐进等人,在其降袁倒戈,助纣为虐之前,哪个又不是赤胆忠心,功勋卓著?

    往近数,刚来的太师刘表,可才刚被袁术送去的孙权坑害。

    可在其坑害十万大军之前,哪次又不是冲锋陷阵,屡立奇功?

    往前历数大汉纷乱的十数年间,袁术每次出手,都可谓鬼神莫测,每一个内应发作,在事发之前,也根本无迹可寻。

    因此尽管今日大有曹操在往刘繇身上泼脏水的嫌疑,但就他是被袁术亲自派人送来这点,也不得不防。

    试问,以袁公路算计落子,布局天下之智谋,又岂会做无用之功?

    他总不能真是个把刘太傅送来,派他整合帝党,匡扶天子的大汉忠良吧?

    见原本齐心协力的帝党,被曹操一番袁术阴谋论动摇人心,刘繇怎不又气又急。

    眼看众人打量自己的眼神渐渐泛起疑虑,刘繇又岂会坐以待毙?

    他不由冷笑出声!

    “曹操!无凭无据之事,还敢在这里血口喷人!

    我是被袁逆送过来的,我就是袁逆内应?

    那这样说的话,刘太师同样是袁逆送回,他也是内应了?”

    刘表一听矛头被引到自己身上,暗恼这个刘繇是怎么回事,一有风吹草动,就把自己护至身前?

    不过被他这样点明,刘表不得不站出来,毕竟他身上的政治污点和刘繇是一般无二的。

    曹操今日能说刘繇是袁营内应,明天就也能把自己当内应斩了。

    他当即挺身出列,站至刘繇身前,颔首称是。

    “刘太傅所言有理!

    老夫自己知道自己绝无可能是袁营内应,曹丞相所言在场有袁营内应之事,或许有理。

    但判断内应的依据,岂能由你空口白话,一言而决?

    若照你这般分析,徐晃将军的老上司杨奉已经降袁。

    他又是此前在梁国领十三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的主帅,那他岂不是也和我此前麾下之孙权一般,有故意葬送大军的嫌疑?

    太尉杨公与袁家几世交好,便是那袁逆见了他也得口称一句世叔,岂不是也有通袁嫌疑?”

    徐晃又被提及了他此生引以为耻的这场大败,脸色微沉,一言不发,但也站到了刘繇、刘表身后。

    杨彪听了刘表之语,更是连连口称不敢。

    “刘太师折煞在下了,那袁逆向来目中无人,篡逆无道,老臣何德何能,岂敢担这逆贼一声世叔?”

    他先一句撇开了自己,同时也明白了刘表的意思,接下来也一一点名了朝堂上袁氏的门生故吏。

    这一下倒好,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天下英才半数出其门,可算是一下点了火药桶了。

    在朝堂上的有一个算一个,不是袁家门生,就是袁家故吏,要么是和袁家有姻亲关系,不然便是与袁家几代通好。

    于是乎,方才被曹操挑拨,互相提防忌惮,怀疑内应的众人,又一次站在了统一立场上,并且乌泱泱一群,势力比原先的帝党还大。

    大量原本中立的朝臣,也不得不因为曾与袁家牵连,而被裹挟站在了曹营的对立面,反对起曹操那番袁营内应的说辞。

    刘繇得见此景,没想到居然还能有这等变化,暗道一声遇事不决护刘表是真的好用。

    眼见大势在我,他赶忙以帝党领袖的身份站了出来,接过众人的话语权。

    “曹贼!蛊惑人心,造谣生事,污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