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1/3页)

    “王上!

    开门啊,王上!!!”

    阵阵哭嚎,响及城上,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冰冷的城门,以及身后马蹄声如雷奔。

    袁兵已至,挡路者死。

    攻城号角奏响,泱泱袁军潮水般涌来。

    鲁国上将陈彰眼见袁军杀至,仓皇高呼。

    “袁将且慢,我等愿降。”

    和曹营军士不同,他们鲁国军的妻儿家小大多就在城里,倒是不怕什么株连九族的罪责。

    至于鲁王?指不定一会城破之后,他自己都要投降嘞,这等时候又岂会把事情做绝,自绝于袁营?

    况且他倒也不一定是真降,说不定能假借诈降之计,得袁营的云梯回城,再拨乱反正,守城卫国,也犹未可知。

    然而冰冷的现实,彻底击碎了陈彰的幻想,令他真正绝望的是,他被无视了。

    或者说他们这整整五千鲁国精锐,就这么赤裸裸的被袁营视作了草芥。

    万众袁军杀来,挡路者死,就这么一边杀戮他们如屠猪狗,一边践踏着他们的尸骨,架云梯,登天阶。

    而城上的国相张华,眼见袁军攻城又哪敢迟疑,当即大声下令!

    “放箭!放箭!放箭!!!”

    于是箭矢惊蝗,滚木如雷,礌石如雨,劈头盖脸的砸下,同样无视了陈彰这支尚在城下的友军。

    两面不是人,腹背受敌,身为鲁国第一上将的陈彰真是打死都想不到,自己就是听命出城支援而已,怎么就落得这般下场。

    然而面对一万五千人的袁军压来,顶上去几乎必死无疑,他们这几千被杀破了胆的溃兵,又哪里敢战?

    既然往后不能敌,那便只能“勇往直前”。

    城里不过五千守军,如能顶着箭矢落石的压力,攀回城去,或还能逃得性命。

    于是乎这些鲁国兵们,近乎争抢般抢在袁军之前攀上了云梯。

    没办法,爬的慢的,身后袁军手中刀,可是刀下不留情。

    驱策敌众,如牧群羊。

    无数鲁国兵争先恐后,争在袁军之前,甘冒矢石,亡命往云梯之上攀去。

    其敢死之志,仿佛落后一步,就真的会死一般。

    而将这些不惜冒死攀城的鲁国军护在身前,袁军攻城之势前所未有不说,自身折损也大为降低。

    反倒是城上的守军,眼看自己刀口下,都是昔日的同僚,甚至半天之前,在陈彰带他们出城支援之前,他们还在一个军营里吹牛打屁呢。

    因此不由得,都有些拿不动刀。

    “二狗子,涨本事了,你敢拿刀杀我?

    忘了当年你的刀法还是我教得?信不信我把你第一次杀人后尿裤子的事说出去?”

    闻听这熟悉声音,再见城垛口攀城那人,正是自己的老伍长,二狗子握刀的手,略显迟疑。

    见此情景,城下那人赶忙趁热打铁。

    “二狗子你刚才也看见了,袁军根本就没接受陈将军带我们投降,我们才是一边的。

    你且放我上来,等下我跟你并肩作战,一块多杀些袁贼。”

    迎着老伍长那张迫切求生的脸,二狗子握刀的手渐渐放下。

    可才等老伍长爬上来,刹那间,他的瞳孔便在一瞬间放大,一个枪头从他的背后刺穿过来,倒映在二狗子的瞳孔,触目惊心。

    没等他反应,随着老伍长的尸体倒地,几个袁兵已自他背后攀上城来。

    二狗子怒目圆睁,骂了声“袁狗”,拔刀上前就要报仇,却很快就被袁兵们乱刀砍死。

    尽管些许上来的零星袁军,很快也会被围上来的守军杀死。

    可大家都是鲁兵,又皆为陈彰麾下,在一个军营里相处多年,互相多有熟识。

    类似二狗子之事,不会是第一起,也绝不是最后一起。

    总领守城事宜的国相张华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深明袁军用心之险恶。

    可兵凶战危,如今鲁国存亡,系他一人,他必须立刻决断,不得迟疑。

    脸色铁青,他近乎是咬牙下令!

    “攀城者死!

    三军听令,攀城者死!

    这是在救鲁国,也是在救尔等性命,都给本相下死手,不得迟疑,不得有误。

    否则,休怪本相,军法无情。”

    言罢,他不得不将本来留作生力军亲兵卫队,尽数撒出去做执法队,专门斩杀对敌留情之人,以明军法。

    可这条军令刚下不久,他便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哀求。

    “老国相,陈彰在此,今日真不得容情乎?”

    他闻声望去,便看见大将陈彰,也攀在云梯上,身上几处中箭,正强自与几个守城士卒拼杀攀城。

    看那架势,似乎这些守城兵丁,也不太敢与他这位鲁国上将动手,若不是他刚才下得军法,背后又有执法队盯着,早将陈彰放上来了。

    这一刻,就连张华都犹豫了。

    只要通融一下,将陈彰放上来,鲁城就有了大将镇守,不论指挥守城,还是对麾下士卒的掌控力,总比自己这个半吊子强。

    可自己刚下得军令,就亲自违反,不说军法何在,接下来难以服众。

    便是陈彰放了?那陈彰的副将呢?偏将呢?校尉、军侯呢?

    旁人要放,自己又如何再拦?

    可这里是血战厮杀的战场啊!

    战场之上,一瞬间的迟疑,都足以要人性命,袁军和这些鲁兵又近乎混杂着攀上来,满城上下都在拼死厮杀。

    这等兵凶战危之时,哪个给你空隙,从容分辨攀城之人,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放人上来?

    箭矢、礌石但凡有片刻迟疑空隙,袁军就会如潮水般涌上来了。

    再者说,陈彰方才已言说降袁之意,虽说袁军并未接纳,但焉知不是早在此前逃亡过来的路上,双方便已串通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