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刺王杀驾【5300】 (第2/3页)

,专门演戏做局?

    此前薛县、蕃县等皆因诈城败亡,今日又怎可不防?

    即便双方未曾商量,如今眼看鲁城危急,而袁军势大。

    又岂知陈彰会不会觉得鲁国必败,因而起了心思,打算上城之后,拿自家首级做投名状以立功绩,也犹未可知。

    人心难测啊。

    心念电转之间,张华已有了决断。

    放陈彰上来,实在是弊大于利。

    鲁国上下之存亡,在他一肩上挑着,张华赌不起,也不敢赌。

    叹了口气,这位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儒生拔剑出鞘,号令曰:

    “将军岂不闻李平西于卞城之事迹乎?

    汝祖宗食汉禄,世为汉将,今不思以死报国,于城下列阵,阻敌来犯,反要相助暴虐,助敌破城者乎?

    王上在看着呢!我大汉二十四朝先帝在看着呢!

    老臣奉王令,当誓死守城,诸君奉命,莫敢不从!

    攀城者,斩!

    临阵后退者,斩!

    为袁军前驱者,斩!!!”

    言罢,他亦知陈彰武勇,鲁国第一,又久治军中,素有人望。

    即刻,将鲁王拨给他守城之底牌,王宫禁卫调来,阻挡陈彰前路。

    更急急命人放箭!

    陈彰见此,仰天长笑。

    “叫我等出城者是你,不让我等回城者亦是你。

    临阵而逃,为敌前驱?

    整整一万五千袁军,更有精锐骑兵在前,你又让我如何能不临阵而退?

    敌军要杀我,也便罢了,今友军也要杀我。

    难道我等士卒,拱卫尔等王庭国都,便是天生合该去死的吗?”

    陈彰言罢,奋一身武勇,宁中了一箭,强行攀上城头,朗声而呼。

    “儿郎们,随我一战,杀破此城,献予袁军,或可求一线生路。”

    作为鲁国第一大将,没人比他更清楚怎么防守鲁城,自然也就没人比他更清楚鲁城何处薄弱,又应该从何攻打。

    原本只是被袁军驱策,而亡命攀城的鲁军,得他号令,就如同得了主心骨一般,先前只是逃命的他们,攻势大盛。

    就连城上守军,也因为大多都是陈彰旧部,时常有倒戈一击,加入陈彰麾下的。

    而有了他们在前驱驰,袁军攻势自然从容许多,在乐进、陆逊的调拨下,逼得鲁城越发艰难。

    终于,如此血战了两日夜。

    少年白衣白马,踏入血迹斑斑的鲁国城门。

    马蹄踏过遍地尸骸,直至一人身前驻足。

    一道衣甲残破,遍体鳞伤的身影,跪在尸横遍野之间,他抓着头发提起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以头抢地。

    “鲁国陈彰,斩国相张华首级在此!

    乞蒙收录,伏望恩准。”

    少年郎抬眸打量了他一眼,轻笑颔首。

    “跟上吧,随我去觐见鲁王。”

    “唯!”

    鲁国王宫。

    王宫大殿被粗暴的推开,拱卫王宫的甲士死伤一片。

    少年郎宽袍广袖,迎风而立,眯眼打量大殿上仓皇惊惧的群臣,以及那位面色惨白,颓然跌坐在地的鲁王。

    他不由轻笑出声。

    “鲁王殿下,您在害怕什么?

    怕我?怕袁军?还是怕我的老师袁公?

    果真如此,那我可就要告诉你,你大错特错了!”

    鲁王:“???”

    “吾非寇,乃官也!”

    少年郎说着,自广袖中取出一封加盖了传国玉玺的诏书,展示众人。

    “本官姓陆名逊字伯言,乃家师摄政大将军术代天子所封之梁、鲁大都督。

    国相张华不臣,敢引兵抗拒朝廷天官,现已为忠义如陈彰所斩!”

    他说着,极有眼力见的陈彰赶忙趁机将自个提溜一路的张华人头掷于殿上。

    百官惊惧,鲁王怒目而视,悉不敢言。

    陆逊却似乎对众人神情视而不见,笑着哄道。

    “鲁王殿下,您别怕,是好事。

    本官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告你,这可是一步登天,并肩天子的大喜事。”

    鲁王悚然!

    好个鬼!你这破事一听就准不是好事。

    却见陆逊冷眸看他,脸上的笑意陡然转冷,敕曰:

    “跪下,接汉王诏!”

    他说着,便有陈彰主动上前,在鲁王的惊呼中,将他按着脑袋俯跪在地,只听陆逊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汉王,诏曰:

    盖闻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自汉祚中微,董贼窃柄,当今天子德薄幼冲,生性庸弱,宠信奸佞,祸乱朝纲。

    董卓起于前,李郭乱于后,使宗庙荒废,令生民涂炭。

    此皆天子无德,而天降罪也。

    今兆民嗷嗷,思得明主,孤以摄政大将军之位,顺天应人,已承大义,进位汉王。

    此彰孤匡扶社稷之心,三兴炎汉之志,当肩苍生黎庶之重,救万民之于倒悬。

    自今日始,大汉两都一十三州,孤王一肩担之!

    夫王者不孤,必资贤辅。

    鲁王刘宣,素有贤名,明达治体,孤甚嘉之。

    兹特敕鲁王即日整驾,以赴寿春,与孤共建诸王议会,悉决国事。

    集宗室之英,谋安邦之策,摄政朝野,总揽万机。

    从今往后,凡天下征调、刑赏、黜陟,皆由议会裁夺,以正纲纪。

    又,洛阳伪廷,名为天子,实为国贼曹操把持。

    其发号施令,皆非天子所授,尽属曹贼矫诏伪书。

    有敢奉其伪命惑乱视听者,以附逆论,诸王共讨之!

    孤与诸王,当共秉忠贞,肃清妖氛,三兴炎汉,以牧万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