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红楼帝业 > 第259章 告庙册封,四爷郡公

第259章 告庙册封,四爷郡公

    第259章 告庙册封,四爷郡公 (第2/3页)

出席一位皇子的册封典礼,实乃罕有的殊恩,何况是一位新归宗皇子册封郡公。

    其意不言自明:这不仅是册封一位郡公,更是以两代天子之无上权威,为袁易的归宗之路进行又一次的加持与背书,务使其地位不容置疑。

    乾清宫内,金碧辉煌,御香缥缈。

    宗室勋贵、文武重臣依品级肃立,仪仗侍卫森然拱卫。

    袁易——如今已是名正言顺的皇四子——身着皇子吉服,立于殿中。

    二圣御前,宣读册封袁易为郡公的谕旨,字字铿锵,响彻大殿。

    旋即,袁易神色庄重,趋步上前,躬身双手接过了沉甸甸的封册与金印。

    这一刻,他正式受封,成为了大庆王朝的郡公爷。

    紧接着,他面向御座,撩袍端带,依着规矩,一次次跪下,一次次叩首,每一次起伏都沉稳有力,仪态完美无瑕。三跪九叩,次第分明,向着皇祖父景宁帝、父皇泰顺帝表达着感激。叩首之声竟可闻,在肃静的大殿中回荡。

    御座之上,景宁帝目光沉静,带着一代雄主的威仪与些许欣慰,坦然受礼。泰顺帝面色端凝,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满意与期许。

    二圣并坐,共受此礼,为袁易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礼成,乐声大作。

    袁易谢恩起身,手持封册金印,接受宗室勋贵、文武重臣的目光致意。

    此刻,他不仅是皇子,也是拥有了实封爵位的郡公!

    ……

    ……

    告庙典礼与册封典礼既毕,余韵犹自萦绕在紫禁城中。

    太上皇景宁帝与泰顺帝并未打算此番在紫禁城中久留,今日便要圣驾起行,依旧返回那清凉宜人的西郊畅春园去。

    贺赟今日紧随在袁易身边,得以亲眼见证两场关乎主子身份根本的庄严典礼,令他甚是激动。

    此时,烈日当空,阳光炙烈。

    袁易携贺赟等人,步出巍峨的紫禁城宫门,来至那辆规制非凡的皇子马车前。贺赟抢前一步,躬身垂首,声音透着发自肺腑的恭敬,道:“四爷,请上车。”

    如今的袁易,身兼皇子与郡公双重尊贵身份,既可依齿序尊称一声“四爷”,亦可依爵位敬称一声“郡公爷”。

    贺赟更愿意敬称“四爷”,在他心中,“四爷”这个称呼,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遥想当年,当今圣上泰顺帝尚是四皇子之时,贺赟便是其身边亲信,那时节,贺赟口中唤惯了的,便是“四爷”。

    如今泰顺帝龙飞九五,御极天下,那声亲切的“四爷”,贺赟便不能出口了,唯有“圣上”这等至尊称谓。

    贺赟心里,未尝不时常怀念那段岁月,怀念那声能自然唤出的“四爷”。

    如今,时移世易,造化轮回,他竟又能对着一位主子,坦然、恭敬却又带着几分旧日情怀地唤出“四爷”了!

    这岂非是奇妙的缘分?

    他甚至于心里隐秘的角落,悄然滋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若眼前这位“新四爷”,来日也能承继大统,登基为帝,那该多好!如此,他贺赟便是这大庆朝服侍过前后两代“四爷天子”的人了!这份际遇,何其妙哉!

    当然,此念关乎天家嗣统,干系重大,他自是埋藏在心,不敢流露。

    此刻,袁易听贺赟唤自己“四爷”,微微颔首,微微一笑,随即从容登上了马车。

    贺赟翻身上马,精神抖擞,率领着仪仗侍从,簇拥着朱轮华盖的皇子车驾,浩浩荡荡地离开皇城。

    车轮碾过炙热的路面,仪仗威严。

    那座昔日悬挂“敕造宁国府”匾额的府邸,如今的新主人已是一位真正的天家血脉、新晋的郡公爷。

    自此,那座府邸该有一个新的、更符合现状的称呼——“郡公府”!当然,也可称之为“皇子府”!

    ……

    ……

    袁易回到府中,径直入了正堂的卧房。

    元春、香菱一同伺候他更衣,小心翼翼地替他解下了那身象征天家血脉的秋香色皇子蟒袍,换上了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