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告庙册封,四爷郡公 (第3/3页)
日他刚领受的郡公服色。
更衣既毕,袁易对镜自照,忽而笑问元春:“这身郡公服色与先前的皇子服色,依你看来,哪个更佳?”
元春嫣然一笑,婉转答道:“四爷穿哪一身都是极好的。皇子服饰尊贵天成,郡公袍服威仪赫赫,我瞧着,都甚是喜欢。”她心思玲珑,自不会在这等事上妄论高低。
袁易不再为难她,只笑了笑,转而细细打量镜中自己的一身新行头。
这郡公服色为石青,亦是蟒袍,前后各绣一团四爪行蟒,虽不及皇子袍服色泽独特,却另有一番沉稳气象。腰间所束金黄绦带,带上四块金方版赫然在目,每版之上皆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
若单从服饰的外在表征看去,相较于那身鲜明的皇子冠服,眼下这郡公装扮,乍看之下,似是规格“降低”了。然则,内里关窍,远非表面这般简单,关乎区分“血统身份”与“功勋爵位”。
皇子之尊,乃与生俱来的天潢贵胄身份,其尊荣直接源于皇帝血胤,服饰逾格,乃是其血统体现,超然于寻常爵秩。
而郡公爵位,是皇帝封赏的勋爵,乃是对个人地位、待遇的行政规定,其服饰规制必严格对应其爵位等级。
袁易此番受封郡公,意味着他以一个“皇室家庭成员”的身份,步入帝国的官僚爵秩体系。在此体系之内,他便需依照自身的爵位等级来履行礼仪、领受俸禄。服饰作为最直观的礼仪标识,需符合其爵位,以维护整个等级体系的严肃性。
虽外表看去服饰规格“降低”,但受封郡公对袁易而言,实乃莫大的“利好”。
受封郡公,意味着他获得了开府建牙之权、参与朝政之资,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郡公府邸、属官、护卫、护军……
爵位是动态晋升的。郡公之爵,是袁易的一个新起点,只要他表现卓著,未来晋封亲公、郡王、亲王等更高爵位,皆在情理之中。
反观一位无爵位的皇子,虽日常用度由内务府供给,极尽优渥,却并无爵位对应的固定俸禄,亦无相应的行政权力,犹如富贵闲人。
再者,即便如今袁易在服饰上需依郡公规制,但在诸如朝会、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其皇子之尊的血统身份,仍会在排班序次中为他占据天然优势,位次往往高于同爵甚至更高爵位的宗室旁支。
血统与爵位,一内一外,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他如今尊贵的地位。
袁易望着镜中身着石青色郡公蟒袍的自己,目光沉静而深远。
……
……
更换了石青色郡公蟒袍,袁易缓步来至府中大厅。
大厅之内,贺赟、蒙雄并家中一众有头脸的男仆役,已按品级序列侍立。
众人登时黑压压跪了一地,齐声叩贺,声音洪亮:“叩见郡公爷!恭贺郡公爷金安!”
贺赟虽心中更愿唤那声透着亲近与特殊渊源的“四爷”,蒙雄亦是粗豪惯了的人,但在此等场合,新爵初封,礼不可废,自是随着众人恭称“郡公爷”。
袁易端坐受礼,目光扫过堂下,微微颔首。
大厅礼毕,袁易又移步至大厅后方的内厅。此处元春已领着薛宝钗、景晴等一众女眷等候着。
袁易进入内厅后,以元春为首,众女眷皆敛衽躬身,齐齐下拜,莺声燕语却恭敬无比:“妾/奴婢叩见郡公爷,恭贺郡公爷金安!”
元春今日亦盛装打扮,虽说相比于“郡公爷”,她也更愿唤“四爷”,此刻却以身作则,不乱规矩。
薛宝钗、景晴等人更是依礼行事。
袁易坐在上首,坦然受礼。
他目光温润,掠过元春端庄秀美的面容,欣慰地笑了笑。
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女眷们锦绣辉煌的衣裙和珠翠,也映照着袁易身上的郡公袍服。
礼毕,袁易令众女眷起身。
一股喜庆而不失庄重的气氛在内厅中弥漫开来。
从今日起,“郡公爷”是对袁易正式、恰当的尊称了,而更为亲昵的“四爷”,则适合私下的场合与亲近的人,承载着别样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