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沃森中国游 (第1/3页)
沃森问:“余,你是中国的大人物,我还能够帮你什么?”
余切道:“我希望你能将更多的学术资源引入到中国来,培养一批人才,发挥你的影响力。”
历史上,中国南方苏城的制药工业基地,就和沃森领导的冷泉港实验室有深度合作。当时才进入到新世纪不久,沃森为苏城工业区的站台,促使资本大胆投资该地的生物制药行业。
但现在却不是世纪初,而是八十年代,一切都还没开始。
沃森自然高傲的反问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些孩子智力高,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更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沃森闻言惊呆了,似乎不敢相信他听到的话:“你也是法西斯?”
“什么?我不是!”余切连忙否认。
“那你必然是个民族主义者!”
“我……”
沃森说:“我发现了,你们中国人都是极端的实用主义者。你知道这些话在美国是百分百的种族歧视吗?你相当于认可中国人比其他人更值得一份教育!你不知道,因为这种思维对你来说,就像是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然而我却十分赞成!”沃森说完这句话笑了。
他特意去问角谷静夫:“请问你赞成吗?”
角谷静夫不置可否。他既想要照顾到东道主“余切”的面子,又想要和种族歧视划清界限。他只能含糊不清的说:“我赞成其中对人类发展有益的那一部分。”
沃森不屑道:“你还不如你的女儿角古美智子。如果她在那里,她一定会支持我。”
随后,沃森弄明白了这个国家目前面临的教育窘境。许多聪明人并没有足够机会受到教育,他们的智力被浪费掉了。
希望工程?
沃森自然不可能沾到哪怕一点点。他是个彻头彻底的美国人。
然而,他却可以为中国人的高智慧头脑站台。目前冷泉港实验室如日中天,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生物实验室,全美有多家制药企业与其合作,他们为实验室高昂的研发成本叫苦不迭。
这促使冷泉港实验室一直在寻找合格的合作伙伴。他们通过开设附属机构,分摊一些研究和测试任务。这自然也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些地区的大学甚至因此拥有了生物强系。如后来中国南方的双鸭山大学。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希望为燕大带来更多的国际交流,并借助冷泉港实验室背书,最终为你们中国的地方药厂寻找到为国际巨头代工的机会。”
“发展产业就是最大的慈善,的确如此。你让我想到了你们那个华人首富的成功投资。”
“可是,这并不容易。”
沃森有他自己的办法,他决定先从测试智力开始。
国际上早已经有这方面的测试题,逻辑、几何、记忆力、识别力——它几乎不需要懂得英文,是一种纯粹的直觉选择。
受测者需要在限定时间内答完所有题目,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对受测者的智力进行评价。
因为人的智力正是由这些基础能力所构成的。
两天后,沃森拿来了大约两百多道题,第一个接触到这些测试的人群是燕大暑期留校学生。沃森亲自来监考,又亲自改卷子给分。
沃森就像是乡村教师那样,为考生的考卷感到兴奋:
“113!”
“哦,这个人是134!”
“105……他怎么来到这里的?”
“127?!很好,正常。”
在抽取的六十位学生中,其平均智力达到了120-130,普遍达到了人群的前10%。人类的智力分布遵循正态分布,绝大多数人集中在100上下,越是远离这个区间,人数就越少。
当智力测试达到140以上时,这就代表其个体的智力水平位于前1%,开始进入到俗世所谓的天才范畴。
“1%这是在你们中国的数据,准确的说是东亚男性的数据。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整个世界,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你会看到这是前0.15%。这些人理所应当要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抽中了基因所赋予的大奖。”
但燕大的学生智力超群,并没有引得沃森过于激动。
因为这里有十亿人。
有一些聪明人是应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