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78章 守江山难

第578章 守江山难

    第578章 守江山难 (第1/3页)

    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如今的岭南百越之地,便也就能成为后来,为天下人所神往的江南鱼米之乡了。

    当然,这么一套流程——先是外藩内附为异姓诸侯,而后是异姓诸侯自然绝嗣,改以宗亲诸侯代之,再是宗亲诸侯被长安朝堂中央瓦解……

    尤其是异姓诸侯自然绝嗣,和宗亲诸侯被逐步瓦解这两步,几乎都是要数十年,二者相加需要百十年的长久之计。

    这就意味着岭南,同样无法在刘荣在位期间得到解决,顶多只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然后寄由刘荣的儿、孙继续往下推动。

    总结到这里,情况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刘荣在位时期,汉家在‘外部问题’下的四个细分部分:匈奴,朝鲜半岛,岭南百越,西南诸夷,前三者都大概率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未来二三十年,匈奴人顶多就是元气大伤,亦或是内部分裂,却几乎不可能就此灭亡。

    岭南百越不适合动武,就只能先熬死老乌龟赵佗,然后再谋求和平统一的契机。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越武王赵佗活了足足一百零三岁!

    自秦始皇年间率军南征(公元前219年),一直到汉武大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才薨于番禺(今广州)。

    而今,时间来到天子刘荣新元五年,对应的是历史上的汉景帝十一年(公元前146年)。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赵佗的寿命余额,还有足足十年。

    等熬过十年,把赵佗熬死,再送南越王世孙回去即位,然后再等待契机,迫使南越内附……

    紧赶慢赶,那也是至少十几年后的事了。

    至于内附的赵氏南越国‘绝嗣除国’,改以刘氏宗亲承袭宗庙,更是三五十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而朝鲜半岛——短时间内倒是能通过动用物理,来达成对朝鲜半岛的事实掌控。

    但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凭武力打下这么一片对华夏文化认同度不高,甚至都没什么了解的‘新服之地’,就必然需要再花费数十上百年时间,来一点点推动文化融合。

    匈奴、百越、朝鲜都‘不可急于一时’,最后剩下个西南夷,更是让刘荣根本不敢动心思。

    ——秦的基建能力,堪称人类封建史上的奇迹!

    但就是这般堪称奇迹的基建能力,尚且只能在西南的穷山僻壤间,堪堪留下了一条五尺道。

    何谓五尺道?

    顾名思义:宽五尺,也就是一米出头的狭窄人行道。

    如此狭窄的道路,别说是车马了,就连一骑都容不下。

    说是羊肠小道,也丝毫不为过。

    但就是这么一条羊肠小道,却在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之后,消耗了秦王朝超过两成的基建精力。

    针对这片藏身于深山老林中的穷乡僻壤,雄图大志的祖龙嬴政,也从一开始的雄心勃勃,势必要将西南夷化为郡县,一点点退缩到最后,只要求秦少府修建一条五尺道,保证中原与西南地区的往来即可。

    为什么?

    因为这条五尺道,已经是堪称人类封建史基建狂魔的秦廷,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条路再宽一寸、再长一里,秦廷都修不起、修不了了。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反过来讲——一个连路都没法修的地方,短期内注定是没有发展前景,以及着重发展的必要的。

    而对当今汉室而言,西南夷,就是一块在秦一统天下之前,与世隔绝、与华夏文明隔绝,从不曾往来的‘世外桃源’。

    始皇一统天下,穷秦之能,朝西南夷打通了一条五尺道,才算是打通了华夏文明与西南诸夷之间的稳定交通线路。

    而今,距离那条打通西南夷的五尺道建成,也才刚过去七十多年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西南诸夷受华夏文化熏陶的程度,甚至都比不上朝鲜半岛!

    至少朝鲜半岛早在九百年前,就有来自中原的王族建国……

    如此说来,匈奴、朝鲜、岭南、西南四大‘外部问题’,在刘荣在位期间,均是‘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