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77章 战略蓝图

第577章 战略蓝图

    第577章 战略蓝图 (第1/3页)

    北方匈奴,是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

    东北的朝鲜半岛、南方的岭南百越,则都是武力解决不划算,不动用武力不好解决的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刘荣心中也有了大致的思路。

    ——匈奴人有心避战,就意味着未来短时间内,汉家很难和匈奴人,再打一场高阙之战级别的中大规模战役。

    既然和匈奴人打不起来,那朝鲜半岛、岭南百越,也就未必是完全不能动武的了。

    至少二者其中一个,是汉家可以尝试着通过武力解决的。

    而在二者之间,刘荣比较倾向于通过武力,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

    岭南百越,则通过其他手段解决。

    原因也很好理解。

    ——过往千百年间,朝鲜半岛,终究不是始终沐浴在华夏文化的雨露当中。

    朝鲜半岛和华夏文明第一次产生交集,是商末周初,商纣王帝辛的叔父箕子遁走朝鲜半岛,建立箕子朝鲜政权,并在随后得到周朝的认可。

    之后,朝鲜半岛仍旧和先前一样,与华夏中原并无往来。

    众所周知,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享国八百年。

    周祚八百年,再加短暂一统数十年的秦,以及有汉以来近六十年;

    林林总总算下来,箕子于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已经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

    九百年前,商朝灭亡、周朝将兴之际,殷商王族箕子跑去朝鲜半岛,建立国家,而后失联数百年。

    从箕子建国,到朝鲜半岛下一次与华夏文明扯上联系,已经是六七百年后,战国时期的燕国降服箕子朝鲜。

    而且,箕子朝鲜臣服燕国,也并非直接成为燕国郡县,而是以类似附属国的性质,继续存在于朝鲜半岛,几乎不受燕国任何方式的支配,顶多就是朝贡之类。

    如此百十年,秦一扫六合,燕国灭亡,箕子朝鲜恢复为独立政权;

    再下一次——也就是第三次和华夏文明扯上关系,便是五十多年前的汉室初。

    燕王臧荼谋反,太祖高皇帝刘邦御驾亲征,臧荼兵败身亡。

    臧荼身死,其部众、属从自然作鸟兽散,其中一人,便是东走朝鲜半岛,向箕子朝鲜寻求庇护,并最终鸠占鹊巢的卫满。

    …

    便这么一桩桩、一件件,掰着指头数下来,就不难发现:对于朝鲜半岛的原住民,以及原有的‘文明’而言,华夏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原住民的视角中,时至今日,华夏文明都不曾将朝鲜半岛纳入其中。

    ——九百年前,华夏王朝更迭,商亡周兴,殷商末代王族箕子去了朝鲜半岛;

    但去归去,箕子却一没带能工巧匠,二没带学术大拿。

    箕子去朝鲜半岛,与其说,是带去了华夏文明的雨露,倒不如说,是作为流亡的前朝遗老,一直跑到朝鲜,才终于在这天地间,找到了一片安身之所。

    再者,箕子所创建的箕子朝鲜,也并非占据整个朝鲜半岛。

    要知道如今,占据朝鲜半岛北半部的卫满朝鲜,都还是将原有的箕子朝鲜,以及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五国之土合并,才得以占据半个朝鲜半岛。

    六国合兵,得朝鲜半岛其半;

    如此说来,原先的箕子朝鲜政权,领土只怕连朝鲜半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也就是说,箕子所创立的箕子朝鲜政权,其实算不上朝鲜半岛举足轻重的大势力。

    就算箕子朝鲜政权‘华夏之风’浓厚,但受限于领土,终归无法将这影响力,扩张到整个朝鲜半岛。

    结合此间种种,便可知商末周初,箕子扎根朝鲜半岛,对于朝鲜半岛的原住民而言,其实就是:中原华夏王朝,跑来一个亡国的王族,在咱们这嘎达找了个角落,建立了个政权。

    然后?

    没有然后。

    大家该咋样咋样,井水不犯河水。

    这个时代的朝鲜半岛,以生存而第一,甚至是唯一要素。

    和草原一样——这个时代的朝鲜半岛,也同样没有太过明确的国家、民族观念,更多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朝鲜半岛和华夏文明的第一次碰撞,便大致是这么个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