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算盘:商业帝国 > 第一滴血

第一滴血

    第一滴血 (第3/3页)

却异常清晰,“我们之前,可能把商业想得简单了。”他看着算盘上那些静止的珠子,仿佛看到了无数条看不见的丝线,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他们,只是网上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被牺牲的节点。“技术、服务、性价比,这些很重要。但掌控不了供应链,命脉就永远攥在别人手里。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滴血。”

    华通电子涨价的通知,像一块巨石投入“旭日通讯”这潭刚刚泛起活水的小池,瞬间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灭顶的漩涡。

    那间本就狭小的办公室,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林浩天之前的暴怒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焦躁的、无头苍蝇般的状态。他不停地拨打着电话,声音从最初的恳求逐渐变得沙哑而绝望。

    “张总,那笔尾款……对对,海淀纺织厂的项目,早就验收了……您看发票都开过去一个月了……不是催您,我们这边实在是……喂?喂?!”对方挂断了电话,林浩天狠狠将听筒砸在话机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妈的!一个个都拖!九十天账期!他们倒是不急!”他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眼睛布满血丝。

    颜旭没有说话,只是坐在旧课桌前,面前摊着那个厚厚的、封面已经磨损的笔记本,旁边是那架紫檀木算盘。窗外的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斜斜地照在桌面上,映出他紧绷的侧脸。他的手指没有拨动算珠,只是死死按在框架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残酷的演算。脑海里,数字像冰冷的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应收账款:

    纺织厂项目尾款,四万三千元,账期剩余五十八天。

    劳动服务公司项目,一万八千元,账期剩余八十五天。

    子弟小学项目,九千元,刚刚交付,尚未到约定的六十天付款期。

    合计:七万左右。全是画在纸上的饼,远水难解近渴。

    应付账款与迫在眉睫的支出:

    华通电子催要的上批次货款,两万一千元,已逾期一周,对方措辞越来越严厉。

    下一批维持基本业务运转必须采购的元器件,按照新涨价30%后的价格,约需三万五千元,供应商要求现款现货。

    下月房租,一千五百元。

    最关键的是,距离发薪日只有不到十天了。小王、小李,还有他们两个,四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将近四千元。

    算来算去,结论冰冷而绝望:公司账面上那点可怜的、原本计划用于支付工资和少量采购的流动资金,连支付华通电子的逾期货款都不够。现金,彻底断流了。

    颜旭闭上眼,仿佛能看到代表着“旭日通讯”生命线的溪流,在阳光下迅速干涸、龟裂。没有现金,支付不了货款,拿不到新的元器件,现有的项目无法推进,已完工的项目尾款收回更是遥遥无期。这是一个死循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说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利润是未来的、账面的希望,而现金,是活下去的当下。血液流干了,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纸上谈兵。

    “不行!不能再等了!”林浩天猛地站起来,脸色阴沉得可怕,“华通那边说再不付款就要停止供货,还要告我们!老颜,得想办法搞点钱,先把眼前的窟窿堵上!”

    颜旭睁开眼,声音沙哑:“去哪里搞?银行?我们这种小公司,没有抵押物,没有稳定的流水,根本贷不出款。”

    林浩天眼神闪烁了一下,压低声音:“我……我认识一个人,在西直门那边……能做短期拆借。”

    颜旭的心猛地一沉。他当然知道“短期拆借”在当下的语境里意味着什么——民间借贷,高利贷。

    “浩天!”颜旭的声音带着警告,“那是个火坑!利息高得吓人,利滚利,沾上了就甩不掉!”

    “那你说怎么办?!”林浩天猛地提高了音量,额头上青筋暴起,“等着华通把咱们告上法庭?等着小王小李下个月喝西北风?等着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就这么垮掉?!老颜,有时候就得兵行险着!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两人之间的空气瞬间剑拔弩张。一个坚持底线,畏惧后患;一个只顾眼前,追求生存。

    最终,现实的压力碾碎了所有的争论。在华通电子发出最后通牒,以及小王小心翼翼询问下个月工资是否照常发放之后,颜旭妥协了。一种混合着屈辱、无奈和破釜沉舟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燃烧。

    晚上,林浩天带着颜旭,走进了西直门附近一条灯光昏暗、充斥着油烟和嘈杂人声的小巷。在一家挂着“棋牌室”招牌的店面后面,他们见到了那个叫“王老三”的放贷人。油腻的头发,眯缝着眼,手上戴着一个硕大的金戒指,房间里烟雾缭绕。

    王老三没多废话,听完林浩天含糊其辞的用款需求,伸出三根手指:“三分利,按日计。借三万,先扣十天利息九千,实际到手两万一千。十天后,连本带利还三万。续借,利息照算。”

    颜旭感觉自己的胃在抽搐。这几乎是要抢钱!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林浩天还在试图讨价还价:“三哥,这利息是不是太高了点儿?我们也是应急,周转开了马上还……”

    王老三皮笑肉不笑地打断他:“嫌高?门在那边。有的是人等着用钱。”

    颜旭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污浊的空气。他想起自己研发通信协议的梦想,想起那架算盘,想起“人心难算”的古训。如今,他就要亲手把自己和公司的命运,押给眼前这个散发着危险气息的人,押给这饮鸩止渴的“三分利”。

    “我们借。”颜旭睁开眼,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

    签下那份布满陷阱的借款协议,接过那摞沉甸甸、似乎还带着别样温度的现金时,颜旭感到某种东西在自己心里碎裂了。那是一个技术人曾经的清高和纯粹。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脚下的路,已经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另一个方向,一个充满了更多不确定和危险的方向。现金断流的危机暂时缓解,但一股更深的、源于高杠杆和金融风险的寒流,已经悄然侵入骨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