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 (第2/3页)
刚驶出港湾,真正的风浪,还在后头。他握紧了公文包,里面的算盘仿佛又重了几分。
海淀纺织厂的项目,最终成了“旭日通讯”的一块金字敲门砖。颜旭带着他那个仅有三人的草台班子,硬是咬着牙,将改造工程做得滴水不漏。线路铺设横平竖直,设备调试稳定可靠,甚至额外帮招待所解决了几个遗留的通讯杂音问题。竣工那天,马卫国科长破天荒地拍了拍颜旭的肩膀,那张总是绷着的黑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算是满意的神色:“小颜,活儿干得利索。”
这声认可,比任何广告都管用。紧接着,纺织厂下属的几家劳动服务公司、子弟小学的通讯升级单子,也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旭日通讯头上。虽然每个单子的金额都不大,但像滑润的溪流,让公司那近乎干涸的现金流,终于有了些许持续的活水。
为了庆祝这难得的阶段性胜利,也为了犒劳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的兄弟,林浩天做东,在公司附近那个熟悉的、烟火缭绕的大排档,点了满满一桌:焦熘肉段、地三鲜、拍黄瓜,外加一箱冰镇过的燕京啤酒。夏夜的闷热被冰凉的酒液暂时驱散,灯光下,几个年轻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颜!我就说咱们能行!”林浩天端起满是泡沫的酒杯,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眼睛里闪烁着野火般的光,“纺织厂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这就是样板!接下来,我看旁边那家机械厂、还有新建的那个电子市场,都有戏!照这个势头,年底咱们就能换个大点的办公室!”
颜旭也笑着举杯,杯壁冰凉的水珠沁入指尖。他看着眼前这几个跟着自己挤在陋室、吃炒饼、熬夜干活的伙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那架紫檀木算盘静静躺在他随身的布包里,似乎也暂时卸下了沉重的负担。他盘算着,等这几笔尾款结清,扣除掉必要的开支和预留的保证金,或许真能稍微改善一下大家的条件,至少,添置一台像样的二手电脑。
然而,商业世界的冰雨,总在不经意间兜头淋下。
第二天上午,阳光透过那扇对着自行车棚的小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颜旭正伏在旧课桌上,仔细绘制着给机械厂的初步方案草图,电话铃刺耳地响了起来。
林浩天离得近,顺手抓起听筒,脸上还带着昨晚残存的意气风发:“喂?您好,旭日通讯……哦,李经理啊!您好您好!是不是我们上次询价的那批接口模块有货了?”
电话那头,是他们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华通电子”的销售经理李强。以往打交道,李强总是客客气气,甚至带着点对小客户的敷衍。但此刻,他的声音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冰冷。
“林经理,货是有。不过价格要调整一下。”李强顿了顿,似乎能听到他那边翻动纸张的声音,“你们要的那批货,单价上调百分之三十。”
“多少?!”林浩天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声音拔高,引得颜旭也抬起头望过来,“李经理,您没开玩笑吧?上周不还说价格稳定吗?怎么突然涨百分之三十?这……这没道理啊!”
李强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像是在背诵一份通知:“林经理,市场行情变化,我们也是根据上游调整。现在原材料、国际运费都在涨,我们也没办法。”
“可这涨幅也太……”林浩天急了,试图争取。
李强打断了他,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怜悯的东西:“浩天,我跟你说句实在话吧。不是我们想涨,是……通天集团那边,刚刚跟我们签了年度采购框架,量非常大,价格也给得不错。作为条件,我们需要对部分型号的非协议客户……调整价格策略。你们,正好在这个范围内。”
话音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这间小屋里刚刚积聚起来的暖意。林浩天握着听筒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嘴唇哆嗦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颜旭已经站起身,走到林浩天身边,不用听具体内容,只看伙伴的脸色,他已猜到了七八分。他默默地从林浩天手中接过听筒,声音竭力保持平稳:“李经理,我是颜旭。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说,因为通天集团的大额订单,你们选择了优先保障他们的利益和价格,而将成本转嫁给我们这些采购量小的客户,是吗?”
电话那头的李强沉默了一下,似乎没料到颜旭如此直白。他含糊地应了一声:“颜总,话不能这么说……商业合作,总是有取舍的。我们也很为难。”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您告知。”颜旭平静地挂断了电话。听筒落回座机,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这突然死寂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惊心。
“操!”林浩天猛地一脚踹在旁边的纸箱上,里面的设备发出沉闷的碰撞声。“王八蛋!落井下石!看我们刚有点起色,就来这手!百分之三十!我们纺织厂那个项目的利润,全填进去都不够!”他双眼赤红,胸膛剧烈起伏,昨晚的酒意和豪情,此刻全化作了无处发泄的愤怒和屈辱。
颜旭没有动,他站在原地,目光投向窗外。自行车棚里,有人正在给车胎打气,发出有节奏的“嗤嗤”声。阳光依旧明亮,但他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他想起展览会上那个外方工程师轻蔑的眼神,想起马卫国科长最初的审视和犹豫,如今,又多了一条——供应商毫无征兆的、致命的背刺。
他走回桌边,慢慢坐下,将布包里的紫檀木算盘拿出来,放在面前。手指拂过冰凉的算珠,没有拨动。他不需要算,结果已经赤裸裸地摆在那里。纺织厂项目带来的微薄利润,在供应商这精准而凶狠的涨价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瞬间消融殆尽。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熬夜、精打细算,在巨头轻描淡写的一次渠道挤压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价格波动。这是供应链议价能力的绝对碾压。通天集团甚至不需要直接对他们动手,只需利用自身庞大的采购量,与上游供应商签订排他性或优先协议,就能轻易抬高中小竞争对手的采购成本,甚至直接断供。渠道,不仅仅是销售网络,更是生命线的咽喉。被人扼住了咽喉,便是这般滋味。
“浩天,”颜旭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