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娱乐圈黑幕的进一步揭露 (第3/3页)
名,但附上的图表与数据明显指向行业潜规则。文末,作者写道:“当艺术成为账本上的数字游戏,谁还在乎故事本身?当创作者沦为财务报表的注脚,我们还能期待怎样的真诚表达?”
不到半小时,这篇文章被多家读书类平台转载。微博上有用户自发整理出关键词,发起话题#娱乐圈成本黑洞#。起初排名很低,但讨论量持续上升。到了上午九点,这个话题悄悄爬进热搜榜第十八位,虽未登顶,却已有不少自媒体跟进解读,有人翻出过往“天价片酬”旧闻,有人对比中外制作成本差异,舆论如细流汇河,悄然涌动。
亚瑟坐在书桌前,一条条翻看网络反应。有人愤怒,质问“纳税人的钱就这么被糟蹋?”;有人怀疑,认为“不过是圈内互撕罢了”;也有人冷嘲热讽,说这是“精英阶层对娱乐圈的围剿”。但他注意到,越来越多普通观众开始回忆自己看过的烂片:“原来不是导演不行,是根本没认真拍。”“难怪特效像五毛钱做的,原来是预算早就飞了。”
中午时分,他收到一条私信,来自那位评论人:“已经有两家媒体联系我问来源。我什么都没说。但风已经开始吹了。”
他回复:“谢谢,保重。”
下午三点,艾迪打来电话。她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波动:“我看到了那篇文章。”
“我知道你会看到。”他说。
“你不担心牵连到我?”
“我筛过每一项内容,确保不会暴露你的具体项目或合作方。”他顿了顿,“而且,如果你一直站在光里,就不怕影子被照出来。”
她轻笑了一声,“这话倒像是诗人说的。”
“我只是不想再躲了。”他说,目光落在书架上的那本《里尔克诗选》,“以前我以为平衡就是两边都顾着,后来发现,真正的平衡,是让所有事都能摆在明面上谈。隐瞒本身就是倾斜。”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会儿。“他今天问我,‘那个叔叔是不是很忙?’”她说,“我说,他现在忙着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亚瑟握紧手机,喉结微微滚动,没说话。
“等你忙完这阵,带本书过来吧。”她的声音软了些,像冬日里忽然透出的一缕阳光,“他说想听你读一首诗。”
“好。”他应下,声音有些哑。
傍晚,他重新检查了一遍所有备份和定时发送设置。确认无误后,他关闭电脑,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阳斜照,楼宇之间的缝隙里透出橙红光芒,像是大地裂开一道口子,流出熔岩般的光。街上行人匆匆,车流如常,外卖骑手穿梭于红绿灯之间,老人牵着狗散步,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回家——一切如常,却又似乎不同了。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在悄然改变。不是轰然倒塌,而是缓慢松动,如同冰层下暗流涌动,终将迎来破裂的一刻。
他回到书桌旁,打开最上层抽屉,取出一张新的空白SIM卡。剪成微型卡尺寸后,他将它插入备用手机,开机,连接网络,登录一个从未使用过的邮箱账号。
刚输入密码,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新消息进来。
发件人未知。
内容只有六个字:
“你真的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