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娱乐圈黑幕的进一步揭露 (第2/3页)
化评论人,也是业内少有仍坚持用逻辑说话的人。
“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亚瑟开门见山,“不是让你立刻写文章,也不是要你站队。我只是希望,有人能从公共讨论的角度,提一个问题。”
对方沉默了几秒,“说吧。”
亚瑟把刚才整理好的三份文件通过加密通道发送过去,附上一段简短说明:“这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关于整个行业的结构性问题。虚报成本、阴阳合同、资本洗钱,这些如果长期存在,伤害的是观众信任,也是真正做内容的人。”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电话那头语气变了,不再是倦意,而是警觉,“一旦开口,你就没法回头了。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你消失,哪怕不是物理意义上的。”
“我知道。”亚瑟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进度条,文件已全部发送成功,“但我不能再装作看不见。我儿子今年七岁,他已经会画画表达情感了。我不指望他将来多成功,只希望他长大后看到的世界,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
“那你打算怎么收场?”
“我不考虑收场。”他说,声音很轻,却像铁钉敲进木板,“我现在只想把门推开一条缝,让风吹进去。风起了,门自然会开。”
对方又静了一会儿,才说:“我可以写一篇评论,用学者身份发在我的公众号。不点名,不指控,只分析现象。但如果有人顺着查下去,我不会删文。”
“这就够了。”亚瑟点头,哪怕对方看不见,“谢谢你。”
挂了电话,他没有立即关机。他打开邮箱,将同样的文件包上传到三个不同的云端存储,并设置定时发送功能——如果他在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内没有手动取消,这些资料将自动分批发送给几家主流媒体的公共投稿邮箱。他还设定了触发条件:若他的手机连续48小时未联网,或备用设备未进行每日签到验证,系统将判定为“失联状态”,启动紧急发布流程。
这是他为自己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险。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闭眼休息。房间里只有主机运转的轻微声响,风扇低鸣,像某种古老的呼吸节奏。他想起艾迪前两天发来的消息:“他今天画画用了红色,说那是火焰的颜色。”当时他回了一句“真有意思”,其实心里酸了一下。他错过了太多这样的瞬间——第一次叫爸爸、幼儿园演出、生日许愿……每一次缺席都被解释为“工作重要”,可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值得拿孩子的童年去换?
但现在,他至少可以努力不让别的孩子,因为行业的谎言而失去真实的成长环境。也许有一天,当那个孩子再次问他:“爸爸,你能教我写诗吗?”他可以坦然地说:“好啊,我们从今天开始。”
第二天清晨六点,他照常起床,煮了杯咖啡。黑豆研磨时散发出焦苦香气,水沸的声音清脆短暂。手机放在桌边,屏幕朝上。刚喝第一口,微信弹出一条推送:某知名文化评论人公众号更新,标题是《我们是否正在供养一个虚假的娱乐帝国?》。
他放下杯子,点开文章。全文长达万字,逻辑严密,引述详实,层层推进。文中提到“某些影视项目宣称投资五亿,实际拍摄成本不足一亿”,并质疑“为何这类操作能长期存在于监管之下而不受惩处”。虽未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