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飞来的儿子 > 第7章 创业初期的艰难起步

第7章 创业初期的艰难起步

    第7章 创业初期的艰难起步 (第1/3页)

    亚瑟走出地铁站时,天刚亮。灰白色的晨光浮在城市上空,像是被雾气稀释过的牛奶,洒在湿漉漉的台阶和斑驳的墙面。风从街口灌进来,带着昨夜雨水残留的凉意,吹得他衣角紧贴腿侧,像一层薄冰裹着皮肤。他下意识地把外套拉紧了些,右手插进兜里,指尖触到那叠纸币的边角——八千块,一分没动,连同那张折成小方块的字条,依旧贴在他胸口靠近心跳的地方。

    那张字条是他母亲临走前留给他的,只有短短一行字:“别怕重来。”

    她走得很突然,一场病拖了不到三个月。葬礼那天,天空也是这样阴沉,雨丝斜织,打在黑伞边缘像无声的责问。亲戚们说着安慰的话,眼神却都绕着他转,仿佛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败”了:三十岁,无业,未婚,住在城东最便宜的老小区,靠写些没人看的小说维持生活。

    可他知道,自己还没输。

    政务大厅七点半开门。他排在第三个,前面是个提着保温饭盒的大妈,后面是个穿校服的学生模样的女孩,低头刷手机,耳机线垂下来晃荡。亚瑟站在队伍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包里的材料袋。身份证、租赁合同复印件、房产证明(其实是租的房子,但中介帮忙开了居住证明)、还有那份反复修改了十几遍的商业计划书摘要。

    工作人员戴上工牌,面无表情地接过材料。他递上身份证和表格,听见对方翻页的声音。

    “地址写错了。”她说。

    他低头一看,把“青云巷37号”误写成了“清云巷”,连忙道歉,拿回笔划掉重填。墨迹未干就被手指蹭开一点,但他没再改,只轻轻吹了口气。

    “个体户?做什么的?”窗口里的人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得像在问天气。

    “文化项目。”他说。

    她没追问,低头盖章,红印落下的一瞬,亚瑟觉得喉咙有点发紧。这枚章,是他通往另一种人生的钥匙。

    执照下来要三天。他站在复印机前,看着黑白纸页从出口滑出,一张张落下,像某种仪式的祭品。他拿起来吹了口气,热气拂过纸面,带起一丝静电的毛边。他将文件整整齐齐塞进帆布包,转身推门而出。

    外面雨开始下,不大,但密,细针般扎在肩头,很快洇湿了一片深色。他没撑伞,沿着人行道走,脚步不快不慢,仿佛这场雨只是背景音。路过一家打印店,霓虹灯还亮着,“24小时快印”几个字闪得有些疲倦。他进去花六十块钱印了二十份商业计划书。纸是便宜的那种,翻多了会起毛边,封面用透明膜压了一下,勉强显得正式些。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城西创业园。那里曾是工业区,如今改造成了文化创意孵化基地,玻璃幕墙反射着清晨微弱的日光,冷而锐利。门禁刷卡才能进,他在门口站了五分钟,等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拎着咖啡出来,便低着头跟在他身后几步,趁保安不注意溜了进去。

    电梯到六层,孵化中心前台正在泡茶,瓷杯里浮着几片绿茶,热气往上飘,在空调风中扭曲成模糊的形状。他递上文件,声音平稳:“我想见负责人,关于一个原创文化项目的合作意向。”

    “有预约吗?”

    “没有。”

    “那得先登记。”

    他填完表,在沙发上坐了四十分钟。有人端着咖啡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