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五十八章 离间与联盟

第五十八章 离间与联盟

    第五十八章 离间与联盟 (第3/3页)

故欲先行乱我军心,动摇我抵抗意志,更要紧者,是欲在我与江东联盟未固之前,便埋下猜忌之楔子!流言虽粗陋,未经证实,然其毒辣之处,正在于此!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恐不需多久,便会动摇根本!”

    刘备背负双手,在简陋的州牧府议事厅内焦躁地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我岂不知此乃敌人奸计?然……然人言可畏,众口难调!如今营中将士已有人心浮动之象,交头接耳,疑虑丛生!若此等流言传入孙权耳中,以其多疑之性,联盟之事恐生巨大波折,甚至……功亏一篑!届时,我等人孤城悬于江畔,内忧外患,如之奈何?!”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无力感。

    ……

    正当夏口城内为魏军散布的流言所困,忙于内部安抚与整顿时,刘备的使者简雍,历经艰辛,躲过魏军巡江船队的耳目,终于成功抵达了位于长江下游的江东军事重镇——柴桑,并在鲁肃的引荐下,见到了年轻的吴侯孙权。

    孙权的相貌与北方流传的画像或刘湛凭借历史记忆想象的颇有不同。他生得碧眼紫髯,方颐大口,面容骨骼清奇,虽然年纪不过二十六七,但高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开合之间,精光闪烁,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与深沉,绝非寻常纨绔子弟可比。他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了刘备那封言辞恳切、甚至带着几分悲壮气息的亲笔信。信中,刘备痛陈刘湛“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持天子,荼毒百姓,若让其全据荆州,则“江东危如累卵,覆巢之下无完卵”,最后恳请孙权“念及昔日同盟之谊,兴仁义之师,共戮国贼,以安汉室江山,保境安民”。

    吴侯府议事大堂内,气氛同样凝重而充满分歧。以张昭、顾雍、秦松等为首的一派文臣元老,大多主张持重谨慎,认为刘湛势大,已定北方,携百万之众南下,不可轻易与之开战,锋芒正盛。他们主张不如趁其与刘备相争于江夏,江东应抓紧时间巩固内部防务,整饬武备,甚至可派遣使者,向刘湛示好,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至少避免引火烧身。张昭更是直言:“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而以周瑜、程普、黄盖、韩当等为首的一派武将及少壮派将领,则力主联合刘备,坚决抗御刘湛。他们认为长江天险依然可恃,刘湛北方士卒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乃兵家大忌,正是破敌良机。周瑜更是态度鲜明,信心十足。

    双方在堂上争论不休,面红耳赤。而鲁肃带回来的刘湛那强硬傲慢、视江东如无物的态度,以及近日江北魏军援军抵达后反而“示弱”的诡异举动,还有那通过不同渠道隐约传到江东的、关于刘湛给孙权许以高官厚禄的“密信”流言,更是让这场决定江东命运的战略争论,充满了复杂的不确定性和猜疑的阴影。

    孙权高坐堂上,碧色的眼眸深处,亦是矛盾重重,波澜起伏。他既不甘心坐视刘湛吞并荆州,全取长江之利,从此将刀锋直接悬于江东头顶,这不符合他开拓进取的雄心,也违背其父兄奠定基业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与如此强大的魏军正面开战,风险巨大,一旦失利,江东基业可能毁于一旦,这又让他心存畏惧,难以决断;更深层次的,是他对刘备这个素有“英雄”之名、善于笼络人心的客将,充满了天然的、难以消除的猜忌和防备,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就在孙权眉头紧锁,举棋不定,倾向于再观望片刻之际,位列武官之首的周瑜,毅然站了出来。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宛如玉树临风,但眉宇间却蕴藏着统兵大将的英气、果决与睥睨天下的自信。

    “主公!”周瑜的声音清朗如玉磬,却又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瞬间压过了堂上的议论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诸人徒见刘湛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刘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他目光如电,扫过主和派的文臣,最后坚定地落在孙权脸上,分析透彻,信心满满:“刘湛虽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今日我若弃荆州不救,坐视其吞并刘琦、刘备,尽收长江之利,则我江东门户洞开,彼可顺流而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旦夕可至我疆界!届时,我江东六郡,山川之险与之共之,岂能独存?唇亡齿寒,此之谓也!”

    他再次强调刘备的价值:“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刘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今刘备与刘琦合兵,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更兼有葛亮为谋,其与刘湛势不两立,正可为我江东之天然屏障,前驱之锐卒!与我联合,共抗强敌,此乃上天以刘湛授我也,千载难逢之机,岂可因些许未经证实之流言、无端之猜忌而错失良机,自毁长城?!”

    最后,他掷地有声,主动请缨,并指出了北军的致命弱点,提出了必胜的理由:“瑜请得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为主公破之!刘湛北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此其一;荆州新附之众,尚未归心,非真心为其效死,此其二;今又时值深秋,即将入冬,北马不习南方水土,缺乏草料,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其三!此数者,皆用兵之大患也,而刘湛皆冒然行之!主公,擒刘湛,定天下,正在今日!愿主公勿再迟疑,早定大计!”

    周瑜这番高屋建瓴、透彻淋漓的分析,尤其是精准点出了北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马缺草料等致命弱点,极大地鼓舞了主战派的信心,也如同一剂强心针,深深打动了内心本就倾向于抵抗的孙权。

    只见孙权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色因激动而泛红,碧眼之中射出决绝的光芒!他“仓啷”一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用力砍向面前奏案的一角,木屑纷飞!他手持断剑,厉声喝道,声音如同惊雷,震撼了整个议事堂:“老贼刘湛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公瑾之言,甚合孤意!抗魏之事,已决!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至此,尽管内部仍有杂音,尽管魏军的离间计在暗中发酵,但在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周瑜力排众议的推动下,孙刘联盟,终于得以在危机重重中初步确立。孙权当场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画方略,率精兵三万,战船数百艘,即日启程,溯江西上,前往夏口与刘备会师,共抗强敌!

    长江之上的战云,因这两大弱势集团的初步联合,而变得更加浓重、更加扑朔迷离。一场决定荆州归属、乃至影响未来天下格局的宏大决战,已如箭在弦上,无可避免。

    ……

    江北,魏军大营,中军望楼。

    探马将周瑜率江东水军主力离开柴桑、西进夏口的消息,飞报入帐。

    刘湛闻报,站在望楼上,遥望东南方向,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忧虑,反而眼中闪过一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意料之中的锐利光芒。他看向身旁一左一右如同哼哈 二将般的诸葛亮和郭嘉,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笑意:“鱼儿,闻着腥味,终于还是忍不住上钩了。而且,来的还是周瑜这条江东最大的‘鱼’。接下来,就该看二位先生,如何在这看似牢固的联盟甲胄之下,巧妙地撬开缝隙,再给他们加上一把火,让这火烧得越旺越好了。”

    郭嘉嘿嘿一笑,不知又从哪儿摸出个酒葫芦,拔开塞子灌了一口,惬意地哈出一口白气,望着长江上逐渐加强的东南风,语带双关地说:“主公放心,柴火、火油、还有那点风的引子,嘉早就备得足足的了,就等这东南风一起,看咱们怎么把这锅水,给他彻底烧开,煮一锅好粥!”

    诸葛亮羽扇依旧轻摇,目光沉静地望向南方,那里,夏口与江东援军正在汇合。他淡淡地补充道:“联盟初成,其势虽张,其基未稳。破之之道,已在昨日定策之中。请主公静待佳音。”

    江风渐起,吹动三人的衣袂,也吹动了长江之上那愈加浓烈的烽火硝烟之气。一场智慧与勇力交织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