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唐宫药香遇 > 第十九章 墨香膏韵育新苗

第十九章 墨香膏韵育新苗

    第十九章 墨香膏韵育新苗 (第1/3页)

    义卖结束后的第三日,恰逢义学的开课吉日。天刚蒙蒙亮,“晚砚堂”的后院就飘起了淡淡的墨香——沈砚正握着小墨的手,教他在红纸上写“助学兴邦”四个大字,准备贴在义学的门楣上。小墨握着狼毫笔的手有些发抖,沈砚轻轻扶住他的手腕,引导着笔尖游走:“起笔要稳,收笔要劲,就像熬膏时控制火候,急不得。”一旁的青黛则蹲在石桌旁,把义卖剩下的桃花瓣压成花标本,要贴在给孩子们的新课本封面上。

    辰时刚过,街坊们就陆续聚集到义学门口。义学原本是间旧祠堂,经街坊们合力修葺后焕然一新:破损的窗棂换成了新的,糊上了白净的窗纸;土坯墙刷得雪白,墙上贴着周先生写的《弟子规》;院里的老槐树下摆着十几张新做的木桌,是李公子请木匠打造的,桌腿还包着防磕碰的布套。张婶和陈大娘提着刚蒸好的馒头,分给赶来的孩子们;王婆则抱着个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给贫困学童缝的布鞋,针脚细密扎实。

    捐赠仪式简单而庄重。周先生穿着一身整洁的长衫,站在祠堂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捧着装着铜钱的木匣,声音洪亮:“今日承蒙‘晚砚堂’及各位街坊的善心,义学得以添置笔墨纸砚,让二十三名学童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份善意,当如‘晚砚堂’的膏香,代代相传!”说着他将木匣递给义学的教书先生,先生深深鞠躬:“定不辜负诸位厚望,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更教他们明辨是非、常怀善心。”

    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围着林晚和沈砚,好奇地看着小墨手里的毛笔。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男孩扯了扯林晚的衣角:“林姐姐,小墨哥哥说你会熬好吃的膏子,还会种不会谢的花,能教我们吗?”林晚蹲下身,笑着从袖袋里掏出几颗用糯米纸包着的梨膏糖:“当然可以呀。以后每个月的初一、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