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636章保密项目引质疑

第636章保密项目引质疑

    第636章保密项目引质疑 (第2/3页)

像一把刀子,直接剖开了问题的核心,陈朝阳正在动用他作为工业厅厅长的权力,

    全力支持一个他作为省委书记主导、却让外人无法理解的项目。

    这其中的角色冲突和潜在风险,被赵北桥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

    紧接着,负责财政的常委钱之光也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地补充:

    “赵委员说的也是我们财政口的疑虑。

    江都项目的专项资金申请,数额巨大,而且很多是‘其他支出’项,用途模糊。

    我这边压力也很大,审计的同志几次提出疑问,我都只能以‘陈书记特批’暂时压下去。

    长此以往,不符合财政纪律。”

    局面变得微妙起来。

    几位常委的质疑,表面上是在向省委领导陈朝阳汇报工作困难,实质上,却是在向他直接管理的工业厅工作,以及他本人作为工业厅厅长的决策提出挑战。

    这种“自己人质疑自己人”的局面,让会议的气氛更加诡谲。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朝阳身上,想看他如何回应这来自“内部”的压力。

    陈朝阳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在笔记本上点着,直到几人发言完毕,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先是扫过赵北桥和钱之光,最后落在主持会议的周明光脸上,微微点头示意。

    “北桥同志、之光同志提出的问题,很实际。”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说明计委和财政厅的同志,是在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我省有限的资源负责。

    这一点,我作为分管工业的书记,以及工业厅厅长,首先要表示肯定。”

    随即,他的语气稍稍转沉:“关于江都项目,我在这里可以再明确一次:它试验的,绝非普通的粮棉油。

    它涉及的是国家层面急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特殊物资的培育和量产技术。

    具体是什么,基于严格的保密纪律,我无法,也不能在此向大家透露细节。”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国家层面”、“保密纪律”这几个重逾千钧的词汇,清晰地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