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梦中人 (第2/3页)
朕这张脸吗?”
    一上来,刘备并未刻意上前亲近。
    反而指着自己衰老的脸庞,像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徐庶其实就比刘备年轻七岁,此时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了。
    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拱手道:
    “主公昔年在新野练兵的英姿,外臣梦中常见,没齿难忘!”
    徐庶果然没有以陛下尊称。
    也果然以外臣自居。
    可偏偏疏离之中,又用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主公”。
    刘备却恍然未觉,笑道:
    “元直果然会梦到朕吗?”
    徐庶道:
    “外臣与主公殊遇非俗,虽千古而鲜有,焉能不梦?”
    刘备含笑点了点头,忽而叹道:
    “幸好元直只记得新野的英姿,而忘了当阳的狼藉。”
    “否则朕今日便无颜见故人了。”
    终于。
    话题还是来到了最敏感的部分。
    全场霎时间一静。
    诸葛亮看了看笑意未改的刘备。
    又看了看长身而立好友。
    下意识要说些什么。
    但徐庶已经先开口:
    “魏武昔年先败于吕布,而后覆灭吕布。先败于潼关,而后得入关。”
    “可见兵者,胜败不期。知耻而后勇,未必不能称雄。”
    “好一个知耻而后勇!”刘备扶腰大笑。
    “元直啊,你可知朕梦到你什么?”
    徐庶道不知。
    刘备指着身旁的诸葛亮道:
    “朕常常梦见你我三人在新野的草庐秉烛夜谈,日暮至天明,乐而忘寝。”
    “如今想想,那时候日子虽然困顿,但有知己良朋,共述平生志向,何其快哉!”
    “朕还记得那时云长和翼德抱怨朕与孔明情好日密,朕说朕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其实朕与元直之间,何尝不是鱼水相得?”
    诸葛亮终于开声道:
    “元直追从陛下更早于臣,若非元直所荐,岂有臣与陛下一番殊遇?”
    “由此论之,元直才是陛下的最初活水,而臣不过是随水而来的青萍。”
    徐庶闻言,沉默了好半晌。
    吐气道:
    “此亦庶平生一快也。”
    刘备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上前紧紧抓住徐庶的手,恳声道:
    “朕若说从不怨你离去,未免虚伪。”
    “但这怨,一分在你,二分在敌,剩下七分,俱在朕躬。”
    “若非朕那时智短力薄,怎会让先妣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