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梦中人 (第3/3页)
入贼手?”
    “怎会让相伴的十万义众沦为贼骑鱼肉?”
    又忽而指着另一边的麋威道:
    “朕前日还跟这小子讨论刘子初致仕后,谁堪为尚书令。”
    “若元直不曾离去,朕何须多问?”
    “非君莫属啊!”
    啪嗒。
    徐庶终于难承其重,连连顿首道:
    “主公勿复言!主公勿复言!”
    “朕偏要说!”刘备紧紧攥紧徐庶的手。
    站在麋威的视角,可见两人的手,皆已经捏出了青筋。
    “曹贼欺凌天子,窃据神器,夺朕基宇,掳朕妻儿,朕为大事计,皆可忍耐。”
    “唯独他夺朕的心腹,朕是万万不能忍的!”
    “那日在乱军中目睹你远去,朕心如刀割,暗暗发誓。”
    “此生定要生啖曹氏血肉!”
    徐庶哑然失声,继而泪崩。
    就连旁边的诸葛亮,也一时忘了继续助攻,眼眶隐隐泛红。
    至于全程在一边看戏的麋威。
    此时除了暗叹一句大汉魅魔恐怖如斯,也不知该作何言语了。
    ……
    气氛烘托到这份上,自然不可能再正经讨论什么两国之间的严肃话题。
    好在,对于曹丕突然派遣使者这个动作。
    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
    重点不在于使者来传递什么信息。
    而在于遣使这个动作。
    更在于刘备接见使者这个举动。
    既然确实地、公开地接见了徐庶,那具体再商讨什么,反而无足轻重了。
    诸葛亮干脆打听起旧友在北方的际遇。
    得知徐庶和另一位好友石韬居然一直在二千石以下徘徊。
    不禁感慨:
    “曹魏何其多士!以元直、广元之才,竟不能得大用吗?”
    徐庶自嘲道:
    “魏土幅员辽阔,中原人才济济,如我俩,不过中人之姿,哪能得大用?”
    刘备轻笑道:
    “元直莫不是要来劝孤看清大势,莫要与中原雄主争霸?”
    虽是玩笑,但毕竟属于偏严肃的议题。
    徐庶稍稍敛容,应道:
    “若庶去江东见孙仲谋,定有此论。”
    “但主公雄才大略,庶虽在中原多年,亦有耳闻,再说这种话,未免自取其辱。”
    诸葛亮听出徐庶的褒贬之意。
    暗暗瞥了一眼刘备,对徐庶道:
    “昔年与元直共游学,多得启诲,今日可有见教?”
    (这章标题想了很久,还是感觉这三个字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