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45章 薛涛晚年:浣花溪边活成“女王”

第145章 薛涛晚年:浣花溪边活成“女王”

    第145章 薛涛晚年:浣花溪边活成“女王” (第1/3页)

    唐宪宗元和末年的成都,浣花溪的水还是那样清澈,绕着岸边的芦苇缓缓流,风一吹,芦苇花飘得满溪都是。这天早上,薛涛背着个小竹篮,沿着溪边走,篮子里装着刚采的红花——自从元稹走后,她就很少去应酬了,反而爱上了这样安安静静的日子。

    那会儿薛涛心里跟揣了块冰似的,凉透了。不是因为元稹娶了别人,而是她想明白:以前总想着靠谁、等谁,可到头来,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乐籍这个身份,像根绳子似的拴着她,以前觉得是谋生的法子,现在觉得别扭——凭什么女子就得靠陪酒写诗讨生活?凭什么她的才华,要裹在“歌伎”的壳子里?

    “得把乐籍给脱了。”薛涛蹲在溪边洗红花,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跟扎了根似的,拔都拔不掉。

    可在唐朝,乐籍女子想脱籍,比登天还难。乐籍是官府登记在册的,除非有大官担保,或者家里有人当官,不然根本没门路。薛涛没家人,以前认识的官员倒是不少,可她不想去求那些人——以前陪他们喝酒写诗,是为了生计,现在要脱籍,再去低三下四求人,她拉不下这个脸。

    但她可没坐着等天上掉馅饼。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去府衙附近的茶馆坐着,不是为了喝茶,是等一个人——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段文昌是韦皋的老部下,以前韦皋在的时候,常带他去见薛涛,知道她的才华,也同情她的处境。

    等了快半个月,终于在茶馆撞见了段文昌。薛涛没绕圈子,直接走过去,双手递上写的诗稿,说:“段大人,我薛涛这辈子没求过人,今天求您帮个忙——我想把乐籍脱了,往后想在浣花溪边种种花、写写诗,安稳过日子。”

    段文昌看着她,又看了看诗稿上“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的句子,叹了口气:“薛姑娘,你的才华,困在乐籍里太可惜了。这事我帮你办,你得想清楚,脱了乐籍,就没了官府的俸禄,日子可能会苦点。”

    薛涛笑了,眼睛亮得像溪边的光:“能活得自在,苦点怕什么?我能写诗,能做活,饿不着。”

    没过多久,段文昌还真把事办成了。拿到脱籍文书那天,薛涛拿着那张纸,在浣花溪边坐了一下午,风把纸吹得哗啦响,她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活了快五十岁,她终于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陪酒应酬,终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脱了乐籍,薛涛第一件事就是在浣花溪边买了处小院子。院子不大,却有个小花园,她种了枇杷树、牡丹,还有些叫不上名的野花,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花浇水,看着那些绿油油的叶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日子闲下来,她又琢磨起新花样——写诗的纸。以前用的纸,不是太大就是太素,写起诗来总觉得少点意思。有天她洗红花,看着盆里的水被染成深红色,灵机一动:“要是把纸染成这样的颜色,再剪成小巧的样子,写诗肯定好看!”

    说干就干。她先去纸坊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