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谋献策 (第1/3页)
“骊山皇陵工程浩大,正缺劳工,让流民在此做工,一可解决劳工问题,二可解围城之困,一举两得,子婴,老爹代流民多谢你了。”
扶苏激动得握住了子婴的手。
连日来的思虑一旦得到解决,心里就如洪水一泻千里,何等畅快。
此话出,子婴却急了,连忙甩脱老爹的手道:“不可,千万不可,骊山皇陵正在建设中,足有几十万徭役者和刑徒,如果将流民派到皇陵,还给工钱,你说徭役者会不会有怨言?一旦有怨言,事情不可收拾。”
“如也给徭役者发工钱,试问几十万劳工需要多少工钱,朝廷恐承担不起。”
骊山皇陵有部分是服徭役的人,是自带粮食的,一旦知道流民有工钱,心里不平衡的情况下恐刑徒英布造反的事会提前发生。
“那你说该怎么办?”扶苏被惯性思维卡住了,没有反应过来。
子婴建议:“自然是做其他事情,就比如拓荒,就相当不错,最好在上林苑,那里风水好。”
他打起小心思。
现在手中有红薯等农作物,将来需要大量地来种植,虽然庄园的地广阔,那只是相对而言罢了,一旦这些农作物彻底种起来,这一点地完全不够,而上林苑就不同了,那里地域广阔,又临泾水、渭水,正是种植的好地方,更是交通便利之地。
如果有朝廷出钱开荒的地,他不会拒绝。
当然,如真被拓荒,他不会认为自己拿不到那边的地,红薯等作物足够震惊朝廷,秦始皇巴不得将地送过来。
还有一点,上林苑是两年后阿房宫的建址,一旦阿房宫开建,那里将从杳无人迹变成人潮汹涌,他需要的就是人潮。
“上林苑的确是好地方。”扶苏点头,但听着听着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小子好像有歪心,不过嘛!始终是自己的儿子,他不会多想。
“何为民生工程?”扶苏对这一点也很感兴趣。
子婴清了清嗓子道:“所谓民生工程自然是为民生计而发起的工程,若想长期解决流民问题,只有让民有所食,有所穿,有所住。”
“这样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流民问题。”
本来扶苏还是挺震惊的,但一听到这里,反应却平淡多了。
让民有所食,有所穿,有所住,何其难呐!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堪堪平息纷争,让民有所憩,可想完全解决他们食和穿的问题,无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