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吉尔泰 (第3/3页)
如洗,澄澈无比,白云亦洁白如雪。行走于西部的天空之下,总有一种心境开阔之感,轻松无比,身心的所有疲惫,仿佛都被这清新纯净的空气所洗净、消散,身心皆变得轻盈起来。
此乃帝贺此时行于黄河南岸照壁山的感受,身旁的袁承志亦能觉察到义父心情愉悦许多,他深知由于朵颜与梅红衣的相继离去,义父已许久未曾如此放松过了。他衷心期望义父能够从悲伤痛苦之中挣脱出来。
他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因为一个突然出现的人,燕青,燕南天的侄子,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找到盐了。
帝贺听闻找到盐,眼中瞬间闪过惊喜的光芒,急切问道:“在哪里找到的?情况如何?”
燕青激动道:“是叔父带着大伙,在贺兰山与巴彦乌拉山之间的沙漠西南边缘,离石嘴山军马场再往北三百多里地的地方,找到了大型盐湖。一路上艰难万分,沙漠酷热缺水,还有能吃人的沙尘暴‘黑龙’,且需要穿越无人区,大家靠着顽强意志坚持着。多亏了吉尔泰熟悉地形,带着大家避开了不少危险,终于找到了盐湖。”
帝贺大喜,这盐对于新夏朝太重要了,目前新夏朝最缺的物资就是“盐”。有了盐,不仅能解决民生问题,还能用来交易换取物资。
他蓦然忆起,为何来报告者不是燕南天、燕家骅父子,而是燕青。
燕青禀报,叔父与堂弟在沙漠中险遭“黑龙”吞噬,几近丧命,幸得众人掘沙救起,然二人肺部重伤,现于平吉堡由苏神医诊治,叔父特遣他速来向王上禀报。
“燕家父子性命是否无碍?”帝贺面色凝重,关切问道。
“据苏神医所言,只要静心调养两月,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当可痊愈。”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帝贺稍感宽慰。“哦对了,你刚才所言‘大型盐湖’,其规模如何?”
“方圆数十里,砚池中盐白如雪,堆积如山,其水碧绿。”燕青沉稳地用手比划着规模之大。“听叔父讲,应比茶卡盐湖更大。”
帝贺心头一震,如此规模,实属罕见!他深知,这对新夏朝的发展意义非凡。他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新夏朝辉煌灿烂的未来。
“王上,我等于盐湖之畔觅得吉尔泰之父吉布提之遗体,唯余骸骨。吉尔泰据现场遗物之遗痕,方得辨识其父。”
“可曾妥善安葬?”帝贺肃然问道。
“已将其骸骨携回石嘴山军镇,妥为安葬。”
“善哉!吉尔泰祖孙三代寻盐,为新夏朝立下赫赫之功。本王思忖,此盐湖即以‘吉尔泰盐湖’名之。可好?”
众人皆附和称好。
既已经找到盐了,帝贺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人亦舒坦许多。现今,唯余展昭之“祭天金人”与沮渠蒙逊之“神秘书信”尚未有着落,此二人皆已外出九月有余,竟无半点消息。
帝贺所不知晓的是,沮渠蒙逊找到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神秘书信,且经帝贺之特快专递,于 6 月 8 日抵达平吉堡。彼时帝贺正因赶赴白水与梅红衣诀别,遂由娜菌王妃代为签收。
然该专递之封签备注“唯王亲启”,故而娜菌将其置于明堂秘室之最高等级暗格。其后,因赶赴泸沽湖送别红衣圣女,归来又忙于金城撤退,人手稀少,诸事繁杂,竟将此事忘却。
而帝贺亦四处奔波,二人几无碰面之机。是以,那封神秘书信至今仍静卧于明堂秘室之暗格中。
然而,帝贺此时已无暇顾及其他,当务之急乃是开采吉尔泰这个新盐湖,并将盐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尽快启运回北典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盐湖一探究竟,顺便返回平吉堡探望燕南天父子。
至于大麦地岩画的查勘事宜,就交由李嘉城去处理。
正思考间,帝贺不慎踢到一块石头,拾起一看,竟然是铜矿石,且品质上佳。若是在地表就能捡到如此优质的矿石,那么此地定然存在富铜矿。
于是,他命令龙且战狼小队暂且留在原地,与李嘉城一同查勘照壁山是否有铜矿。同时,他叮嘱李嘉城要把握时机,将蒿子面馆开到金城,以方便联络许延寿。
随后,他飞身跃上白龙马,与袁承志一同朝着平吉堡疾驰而去。
(吉兰泰盐湖,是我国大型内陆盐湖之一。又是我国恐龙化石的宝库,是中外古生物学家向往之处。
吉兰泰盐湖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坐落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的贺兰山与巴彦乌拉山之间的冲洪积扇之上,地理坐标东经105度42‘,北纬39度45’,为一北东-----南西走向的椭圆形盆地。四周由戈壁草原、沙丘所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