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吉尔泰 (第2/3页)
人承诺协助陈平来孙陈莫(化名陈瑞明)恢复陈家世家身份地位,并在汉宣帝面前多加美言即可。
若不应允,帝贺便会将其斩杀,连同他所部已然“被骗上路”的中后军一并屠戮殆尽。
许延寿深知禹羌铁骑的恐怖战力,晓得帝贺所言不假。当然,他并不知晓此时的金城已然是空城一座,仅有可随时机动快速撤退的战狼大队五千精兵。
许延寿未作过多思考,因为陈家对他许家也有过恩惠,便应允了帝贺的所有安排,他别无选择。
双方商定由李嘉城担任单线联络的交通员,相关消息皆由其负责传递。
(后来,许延寿果然没有食言,在霍光死后,霍家遭灭三族之祸,汉宣帝最终得以重掌权柄,许家一门三侯,确实在汉宣帝面前为陈家进言,承蒙宣帝恩准,助陈家恢复世家之位。)
紧接着,换装汉军服饰的龙且小队便充作许延寿的亲兵,护送其返回南城门二公里外的营帐。
许延寿沿途亦见到了用汉军尸体布置的攻城假现场,他晓得这是他前军的士兵,对帝贺考虑周全之举亦颇为钦佩。至此,他已无话可说。
继而,诸般事宜皆按帝贺之筹谋稳步推进。
验明令牌与虎符无误后,许延寿所部中军,在裨将陈水贬统领下,后军则由裨将赖清得率领,连夜兼程驰援。
彼等深夜于金城南城门外二里处,得见许延寿将军,在其下达死令攻城、否则立斩的指令后,二将率部连夜向南城门发动攻击。虽遭战狼大队十波利箭袭击,折损近五千骑兵,然终攻至南城门下。
而在半个时辰前,刘飞龙已遣人将先前被俘之百余名汉军击昏,于其面、身涂抹鸡血后,随意弃置于南城门城楼各处。
刘飞龙所部战狼大队亦与许延寿之中后军激战半个时辰后,顺利从北门撤出金城,尾随而至的龙且趁乱枭斩陈水贬之首,而李嘉城则暗箭射杀赖清得。
然而最终剩余的一万五千汉军,在强弩将军许延寿的率领下,成功攻上南城门,并与已在城楼上苏醒的原汉军俘虏顺利会师。
俘虏们茫然不知发生何事,匆忙捡起地上的兵器,迅速归队。此后,无人过问是否曾被俘,他们亦不会吐露真相。
由于许延寿是在突围时被刘飞龙活捉,偏离主战场,因此这些俘虏并不知道他们的主将被俘一事,而知悉此事的只有跟随许延寿突围的亲兵,但这些亲兵已悉数被刘飞龙斩杀。这也是帝贺交待的。因此认识和知道许延寿被俘的,就只有帝贺和刘飞龙了。
帝贺在与许延寿见面时告之如上情况,是故许延寿就没有杀掉那些“醒过来”的汉军俘虏以灭口。
其余东门、西门、北门三门之原准备潜伏下来的一千烟云卫接获撤退讯息后,将损毁兵器弃置城楼、城墙、街道各处,而后返回潜伏之地,继续往昔之正常生活。
至此,许延寿终占金城。
许延寿亦因此战喜获汉宣帝乐成侯之提名,然为霍光所否,言其军功尚微,但宣帝为其争取到了金城太守之位。
并宣帝之岳父、许延寿之父许广汉封侯之事亦被霍光再次所否,但终获昌成君之爵位。此前,霍光已屡加阻挠许广汉封侯封爵之事,然因此次阻击许延寿封侯,亦只得让步。
(霍光死后,汉宣帝刘询终获话语权,许广汉被封平恩侯,许延寿被封乐成侯,其弟许舜被封博望侯,许家一门三侯,风光无限。)
此后,帝贺让李嘉城传话,请新任金城太守许延寿对剿余匪之事持消极态度,而姚铁明所部则于青城古镇专心生产,不得擅入金城内城滋事,如此,双方方可相安无事。
许延寿不会因为过于严厉的剿匪行动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姚铁明的部队也能够在青城古镇安心地进行“屯田”,不会与金城的守军发生冲突。
这种相安无事的局面对于帝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如此一来,新夏朝就还不太容易引起汉廷的严重关切,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加快建设北典城,巩固自己在贺兰山阙的势力,并逐步实现他的其他计划和目标。
帝贺和袁承志返回沙坡头未久,刘飞龙、龙且、李嘉城等众人便与战狼大队一同抵达了沙坡头。
紧接着,龙且率领其所部战狼小队留驻下来,护卫帝贺。原来,帝贺忆起马宏玫曾言,在照壁山大麦地及黄河南岸香山一带,存有近万幅史前岩画,或可从中寻得与天庭龙族相关的线索。故而,他意欲前往探寻一番。
刘飞龙则率战狼大队其余勇士返回灵武谷鸽子山,金城一役,他们亦有二百余位弟兄伤亡,亟待休整,并安抚死伤者家属。
西部的空气异常清新,特别清爽,故而天空湛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