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1/3页)

    自打从那铁皮盒子夹层里请出《鉴古心经》这本“武林秘籍”,陈墨白感觉自己个儿就跟那掉进悬崖碰上白胡子老爷爷传授毕生功力的武侠小说主角似的,虽然传功的老爷爷是他师父,悬崖是自家柜台底下,而且秘籍还得偷偷摸摸练,生怕被“名门正派”(特指阿杰和秦远山)发现给清理门户了。

    他白天在“产业园”里继续扮演鹌鹑,任劳任怨地给阿杰打下手,分类、粘补、做旧,活儿干得那叫一个溜,眼神那叫一个纯良无害,恨不得在脑门上刻上“人畜无害,一心只修破瓷器”几个大字。

    阿杰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睛,时不时像探照灯似的扫过他,似乎想从他这突然的“安分守己”里找出点蛛丝马迹。但陈墨白现在心态不一样了,有了《鉴古心经》打底,他稳得住!任凭阿杰目光如刀,我自岿然不动,心里默念:你看任你看,清风拂山岗;你疑任你疑,明月照大江…念岔了,这是《九阳神功》,不是《鉴古心经》。

    好不容易熬到下工,他脚底抹油,溜得比兔子还快。回到博古斋,反锁店门,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先净手(仪式感得有),然后恭恭敬敬地请出那本脆弱的《鉴古心经》,就着昏黄的台灯,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

    这越读,心里头越是惊涛骇浪。这薄薄一本小册子,里面记载的东西,简直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之前他只是粗略翻了前面基础的部分,解决了感知混乱和耗神过度的问题。这次他沉下心来,往后细读,才发现这《鉴古心经》竟是如此博大精深!

    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如何“凝神静气”、“气随指走”去感知器物,更将他这种奇特的能力,明确命名为“触灵”!

    所谓触灵,即是以自身灵觉心神,触碰器物经年累月所蕴藏之“灵性”或“信息残留”,从而窥见其过往,感知其底蕴。看到这,陈墨白一拍大腿:破案了!原来小爷我这不是癫痫前兆,是正经八百的“触灵”能力!

    更让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是,这书中竟然将“触灵”之境,细细划分为了九重境界!一重一登天,一重一重难!

    第一重:感气。 初窥门径,能模糊感知器物之“气”,寒热温凉,祥和不祥,有粗浅体会。心神耗损甚巨,如盲人摸象,难窥全貌。(陈墨白挠头:嗯,这说的就是我以前那熊样。)

    第二重:辨微。 气息流转,渐能分明。可辨材质之新旧,感工艺之精粗,窥见零碎画面声响,如管中窥豹。心神耗损减缓。(陈墨白点头:差不多达到现在这水平了,还得练!)

    第三重:观象。 灵台清明,景象自成。能较为连贯地感知器物主要经历,见其主要持有者,观其重大变迁。耗时短而收获丰。(陈墨白流口水:这敢情好!看电影似的!)

    第四重:溯源。 追本溯源,直指核心。能跨越漫长岁月,感知器物诞生之场景,工匠之心血,所用材料之根本来源。乃至能模糊感知矿脉形成、材料采掘之远古景象!(陈墨白倒吸凉气:好家伙!这都能当地质学家了!)

    第五重:通意。 物我两忘,心意相通。不仅能“看”,更能体会器物铸造者、拥有者的情绪、意图、甚至部分模糊思维片段。与之产生深层共鸣。(陈墨白咋舌:这…这不成读心术了?)

    第六重:御物。 灵性充盈,如臂指使。此境玄奥,非仅感知,更能以自身灵觉轻微影响器物状态,譬如安抚躁动之气,激发沉寂之韵,甚至…(书中此处字迹模糊,似乎被刻意涂抹)。(陈墨白心痒难耐:甚至啥?您倒是说啊!急死个人!)

    第七重:望气。 目蕴神光,望气观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