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鉴古心经 (第1/3页)
“琉璃陈”这名号,像长了翅膀的鸟儿,扑棱棱飞遍了琉璃厂的大小角落。陈墨白走街上,时不时就有相熟的摊主吆喝一声:“呦!陈爷,溜达着呢?过来帮忙瞅一眼这玩意儿?”或者有不认识的生面孔,远远指着他对同伴窃窃私语:“瞧见没?那就是‘琉璃陈’,眼睛毒得很!”
陈墨白面上客气,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名气来得快,未必是好事。阿杰那张死人脸越来越冷,背后盯梢的眼线也明显加了码。他越发谨小慎微,白天在“产业园”里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个鹌鹑,除了干活屁都不多放一个。
这天下工,他照例先去医院瞧师父。闻成海的气色好了不少,半边身子能稍微动弹了,话也说得利索了些,虽然还是含混,但至少能听清。见着陈墨白,老头儿浑浊的眼睛里有了点光,哆哆嗦嗦地用能动的那只手比划:“店…店…”
陈墨白赶紧凑近:“师父,您放心,店里好着呢,我天天打扫,一根毛都没少。”他不敢提那些糟心事,只捡好的说。
闻成海却似乎急了,手指固执地指向一个方向,嘴里反复念叨着一个词。陈墨白仔细听了半天,才分辨出来,师父一直在重复的是:“…底下…格子…拿出来…”
底下?格子?
陈墨白心里一动,想起师父卧室床头柜底下那个暗格!里面除了那张要命的借据,难道还有别的东西?师父这是让他去取?
他安抚住激动的师父,再三保证马上回去找,老头儿才慢慢平静下来,疲惫地合上眼。
离开医院,陈墨白心里跟猫抓似的。师叔那事儿之后,他对那暗格有点心理阴影。但师父如此急切,肯定有要紧东西。
回到博古斋,反锁好店门。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撬开了那个暗格。生锈的铁皮饼干盒还在原地。
他拿出盒子,这次检查得更仔细。盒子里,那张被师叔动过手脚的借据依然在最底下。他小心地拿起借据,下面露出那本薄薄的、字迹娟秀的笔记本(师母的遗物),还有几枚旧印章。
东西都在,没什么特别的啊?师父到底让他拿什么?
他有些不甘心,用手指仔细敲打盒子的四壁和底部。敲到底部时,声音似乎有一点点空!他精神一振,仔细摸索,发现盒底似乎有一个极细微的缝隙!
他找来更精细的工具,小心地沿着缝隙撬动。终于,“咔哒”一声轻响,盒底竟然是一个薄薄的夹层!
夹层里没有他想象中的金银珠宝,只有一本更薄、颜色发黄、用棉线装订的古书。书页是那种老式的毛边纸,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封面上用墨笔写着四个古朴的隶书字:
《鉴古心经》
陈墨白的心跳骤然加速!光是这书名,就透着一股子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拿起这本脆弱的册子。
翻开第一页,没有署名,只有一行略小的字:“夫鉴古者,非独观其形,辨其质,更须感其神,会其意。物有灵犀,通乎人心…”
再往后翻,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大开眼界!这根本不是什么传统的古玩鉴定指南,里面几乎没讲任何具体的器型、釉色、款识特征,通篇都在讲一种玄之又玄的“心法”!
什么“凝心静气,意守丹田,以神触物,以物观心”… 什么“气随指走,感其寒温,辨其燥润,察其流转”… 还有什么“物之喜怒哀乐,皆蕴于气,心诚则灵,自可感应”…
这…这怎么看都像是一本…修炼秘籍?还是那种江湖骗子用来唬人的?
陈墨白看得一头雾水,又觉得莫名熟悉。这上面描述的“以神触物”、“感其寒温”,怎么那么像自己那莫名其妙得来的“手感”?
他强压激动,继续往下看。后面开始出现一些类似经络运行的示意图,标注着气息该如何流转,指尖该如何发力,甚至还有如何收敛心神,避免被古物中残留的强烈情绪反噬的法门…
越看,他后背越是冒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