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绿染黄沙,道通万里 (第2/3页)
马)帝国的装饰风格。风染霜巧妙地将大乾的流云意境、波斯的精密几何、西域的鲜活藤蔓以及拂林的马赛克镶嵌感融合在一起,设计出的新纹样既新奇别致,又和谐统一。她甚至尝试用不同颜色的蚕丝来表现沙棘从开花到结果的颜色变化,那抹深紫与桑叶的碧绿、苜蓿的嫩黄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这不仅是锦缎,”风染霜对慕容冷越说,“更是记录我们共同努力的史书。”
冬去春来,楼兰终于传来确切的捷报。在陈老(已从波斯调往楼兰指导)和楼兰匠人的共同努力下,采用沙棘、桑苗、苜蓿、地衣四重套种法的试验田取得了圆满成功。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一片高可及膝的绿意。沙棘茁壮,深紫色的果实累累缀满枝头;桑树叶片肥厚,绿得发亮;苜蓿茂盛,地衣则像一层柔韧的薄毯,牢牢锁住了下方的沙土。楼兰国王欣喜若狂,亲自下田抚摸桑叶,并下令在全国符合条件的沙化土地推广此法。
随捷报一同送达长安的,还有楼兰用新桑叶喂养出的第一批蚕茧缫出的生丝,以及几大箱沙棘制成的果干和果汁。那生丝虽略显粗糙,却坚韧异常,蕴含着戈壁的阳光与风沙的力量。沙棘果实酸涩中带着独特的甘醇,风澈尝后,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种固沙植物,更是极具价值的果品和药材。
“将此沙棘种,也列入‘丝路友谊之种’,”风澈下令,“将其特性与食用之法广传西域各国,或许,它不仅能固沙肥桑,亦能滋养百姓。”
穆罕默德王子品尝着沙棘果汁,感慨万千:“**赐予沙漠的,不只有严酷,还有如沙棘这般的珍宝。大乾的智慧,在于发现了它,并让它为我们所用。”
随着楼兰模式的成功和敦煌技援司的高效运转,丝路农桑合作的信誉与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越来越多的西域小国主动遣使,请求引入桑苗、苜蓿乃至沙棘,并邀请大乾匠人前去指导。丝路北道、中道的绿洲城市,几乎处处可见开始育苗的桑园。而大乾也从中获益匪浅,不仅获得了波斯的琉璃、香料,西域的美玉、葡萄干,更引进了诸如耐寒牧草、特殊药材等众多前所未见的物产,极大地丰富了大乾的物种资源和民生。
这一日,朝会上,有大臣提出,丝路贸易量激增,现有的河西走廊通道已显拥挤,且北线常有马贼侵扰商队。是否应派出军队,进行清剿,以扬国威。
风澈沉吟片刻,却看向了慕容冷越和穆罕默德。
慕容冷越率先开口:“军事清剿,虽可一时靖边,然成本高昂,且易引周边部落恐慌,非长久之计。”
穆罕默德接着道:“殿下,波斯商队常年行走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