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延河星火 铸剑江淮育英才 (第2/3页)
种。分校能否办好,直接关系到我们军区未来能否源源不断地获得合格的军政干部,关系到华中抗战能否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会场的气氛变得严肃而专注。所有新来的同志都凝神静听,知道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明确方向的关键时刻。
王林拿起一份他和王光道、钟光邦等人反复商议后拟定的方案,目光变得锐利而深沉:“关于各位同志的工作安排,以及分校的建设,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确定。”
“首先,是十位团级政工干部同志的安排。”王林看向那十位经验丰富的同志,“我们军区目前主力旅和军分区刚刚整编完成,政治工作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决定:除留下两位同志在军区政治部,协助光道同志抓总、并重点负责分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余八位同志,立刻分配到各主力团去,担任团政治处主任或副政委!要直接把延安的作风、经验带到基层部队去,把支部建在连上,把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战士的心坎上!”
这个决定让那几位政工干部眼中瞬间爆发出光彩。深入一线部队,带兵打仗,做思想工作,这正是他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战场!他们纷纷挺直腰板,表示坚决服从分配。
“好!具体分配到哪个团,会后由政委和你们单独谈,会根据各团的特点和你们的特长来定。”王林点点头,继续道,“其次,是关于赵刚同志和二十位教员同志的安排,以及抗大分校的教学总体思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王林身上。
“经过研究,并报请军区党委批准,”王林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任命赵刚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鄂皖苏分校,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分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日常工作!”
赵刚猛地一愣,随即立刻起身:“司令员!这……我太年轻,经验不足,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我还是希望能先到基层部队去锻炼……”
王林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命令!赵刚同志,你在抗大的表现和成绩,总校的首长们已经通过电文详细告知了我们。你理论功底扎实,原则性强,富有组织能力,正是主持分校教学工作的最合适人选!年轻不是问题,我们都要在斗争中学习斗争,在教学中学会教学!我相信你能挑起这副担子!”
王光道也温和地鼓励道:“赵刚同志,大胆干!军区党委和你所在的党支部,就是你坚强的后盾。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提出来。”
赵刚看着两位首长信任的目光,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犹豫和忐忑压下胸膛,转化为坚定的决心。他猛地敬礼:“是!感谢组织信任!赵刚坚决服从命令,一定竭尽全力,办好分校,绝不辜负首长和同志们的期望!”
“好!”王林示意他坐下,然后开始阐述那份他深思熟虑的教学方案。
“办学宗旨,很简单,就是毛主席为抗大题词的那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总纲,一刻也不能偏离!”
“具体到教学安排,我们决定采取‘文化课’与‘实训课’并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王林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勾勒出清晰的框架。
“文化课,是基础!包括扫盲识字、基础算术、政治理论、军事常识、战地急救、简易通讯等等。这部分,就主要由你们二十位教员同志负责。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生动活泼的方式,把我们战士的脑袋瓜武装起来,让他们不仅知道怎么打枪,更要知道为什么打枪,为谁打枪!”
“实训课,是关键!包括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地形利用、连排战术指挥、侦察与反侦察等等。这部分,主要由我们各部队抽调的军事骨干,比如李云龙、陈阿海他们这些打老了仗的同志来担任教官。要把他们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员们!”
说到这里,王林看向李云龙等人:“你们几个,别光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