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香兰回家.考虑买房.第一处房产 (第3/3页)
,房子是国家分配福利,自己花钱买房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等于主动放弃了国家分房的资格,是吃了大亏。
因为个人有了私房,之后就不会被单位纳入分房名单里。
除非是实在没有单位,或者等不到分房,迫不得已才会自己买房。
阳光明作考上了研究生,前途无量,将来分套大房子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自己买房,在张秀英看来,简直就是糊涂。
阳香兰也立刻联想到自己身上,脸上露出愧疚不安的神色,仿佛自己是罪魁祸首:
“光明,是不是因为我要搬过去住,你才……才不得已买房的?这……这让我怎么过意得去……我……”
她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觉得自己连累了弟弟。
阳光明早就料到家人会是这种反应。他笑了笑,语气沉稳地解释道:
“妈,大姐,你们别着急,听我说。我买房,并不是一时冲动,也绝对不是因为大姐住过来的原因。大姐住过来,我和见月是真心欢迎,也能互相照应。”
他环视众人,目光冷静,语气无比笃定:“我是觉得,咱们魔都住房这么紧张,指望分房,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排队的人那么多,好的房源又少。而且,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我看啊,以后这房子,不可能永远是这个成本价。
说不定哪天,房价就会涨上去,到时候再想买,就难了。”
他不能说得太明白,只能点到即止,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我觉得,现在买房,是个机会。
就算等到单位分房,又能分多大?
咱们自己有了房子,心里也踏实,不用看人脸色,不用挤在一起受罪。
如果以后有了更合适的房源,我可能还会考虑再买。
所以,真不是因为大姐,大姐你别有心理负担,这房子本来就在我计划之内。”
他看向阳香兰,语气诚恳,让她安心。
接着,他又看向大哥阳光辉和大嫂李桂花:“大哥,大嫂,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买房的计划。
如果钱不够,咱们可以几家凑一凑。
我觉得,以后房子肯定会升值,现在买,不会亏。
就算自己不住,放在那里也是份产业。”
他开始潜移默化地给家人灌输房产投资的观念。
阳光辉和李桂花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犹豫和谨慎的神色。
两千多块钱,对他们来说不是小数目,几乎要掏空家底,还可能不够,还需要去借债。
而且,厂里虽然分房慢,但总归有个盼头。
自己买了房,那就真的断了念想了,心里没底。
他们觉得还是要再看看,等等政策风向,不敢像小弟这样“冒险”。
“光明,你的想法是好的,眼光也比我们远。”阳光辉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他是长子,性格更求稳,“不过……这事儿太大了,这么多钱……我们得再想想,再看看。”
李桂花也附和道,脸上带着对巨款的畏惧:“是啊,还得借债,心里不踏实。还是等等厂里分房吧,虽然慢点,但总归不用花这么多钱。”
阳光明理解他们的顾虑,不再多劝。
他知道,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强求不得。
等到房价开始起飞时,他们自然会明白,但那时,机会已然不同。
他语气轻松起来,转而说道:“没关系,大哥大嫂,你们慢慢考虑。现在,我先带你们去看看新房子吧?看看这钱花得值不值?”
一家人怀着复杂、好奇、甚至有些怀疑的心情,跟着阳光明来到了他新买的房子所在的弄堂。
当推开那扇黑漆木门,看到小巧整洁的天井,宽敞明亮的客堂间,功能齐全的灶披间,以及可以远眺、充满想象空间的三层阁和晒台时,那些埋怨、担忧、觉得吃亏的想法,瞬间不翼而飞了!
张秀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她里里外外地走着,看着,摸着那些结实的木柱和窗棂,推开窗户看着天井,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喜和振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这……这房子真不错!亮堂!宽敞!这地板,这木头,多结实!”
她嘴里不住地念叨着,比较着,“这客堂间,比咱们老宅那个还大点!还有这天井……真好!能晒太阳,还能种点葱蒜!”
她已经开始规划天井的用途了。
一想到这么大的一栋房子,有独立的产权,是属于自己家的,再也不用和别家共用厨房、水斗,张秀英心里就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踏实感,仿佛一下子从拥挤的弄堂生活,跃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这年头,能分到一间石库门住房都很难得,更何况是这种独门独院、产权私有!
这是真正的家产啊!
阳永康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也流露出满意的神色,背着手在各个房间转悠,不时点点头,用手指敲敲墙壁,检查房子的结构。
他走到晒台上,眺望了一下四周,点了点头:“嗯,视野开阔,通风也好。这房子状况确实挺好,老家具也都在,稍微收拾一下,刷遍墙就能住人。”阳永康最终下了结论,算是认可了这笔投资。
阳香梅看着这宽敞的空间,想到自己和女儿终于不用再和父母挤在一间房里,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她拉着晓雯的手,指着三层阁说道:“以后晓雯可以住上面,安静。”
“爸,妈。”阳光明适时开口,说出自己的安排,“我的意思是,这房子既然买了,就尽快收拾出来。你们二老,还有二姐、晓雯,尽快搬过来住吧。这边房间够用,住着也舒服。老宅那边,就留给大哥大嫂他们住,正好他们也宽敞些,暂时不用再惦记分房的事了。”
这个安排,考虑到了所有人,合情合理。
老宅留给长子阳光辉,符合传统习惯。
父母跟着最有出息、也提供了新住处的小儿子住,也说得过去,而且新房子环境更好,更独立,适合老人养老。二姐香梅也有了稳定的落脚处。
张秀英此刻早已把什么“吃亏”、“分房资格”抛到了脑后,满心都是对这栋新房的喜爱和拥有它的自豪。
听到儿子的安排,她一口答应下来,脸上笑开了花,仿佛年轻了几岁:“好!好!就听光明的!这房子好,我们喜欢!咱们尽快收拾,早点搬过来!我明天就去找人来看看,该怎么拾掇拾掇!”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入住这栋属于自家的“豪宅”了。
阳香兰看着这房子,也为弟弟和父母感到高兴,同时心里那块因为搬出来而悬着的石头,也彻底落了地。
弟弟有了更好的安排,她住在弟弟家也更安心了。
阳光辉和李桂花看着这气派的新房,心里也是羡慕不已,再想想自己家拥挤的老宅,以及遥遥无期的分房,内心深处难免产生了一丝动摇:或许……买房真的不是那么吃亏的事?
阳光明看着家人脸上洋溢着的对美好新居的憧憬笑容,感到无比的欣慰。
知识改变了个人的命运,而财富与远见,则能改善整个家庭的生存环境。
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