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现实与爱情.二姐的选择 (第3/3页)
懂。”
她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继续说道:“但是,小弟,对不起。你说的这个消息,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的心……已经做出了选择。”
阳光明的心微微一沉。
“我和兴邦……我们已经决定了。”阳香梅的语气越来越坚定,眼神温柔却执著,“我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没想过回城的事。正是因为想过,权衡过,我才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兴邦他家,为了我们的事,已经在使劲了。他已经回了城,成了正式工人,下一步就是想办法让我进城。虽然可能有点麻烦,可能还要花不少钱,欠下人情,但这也是他们家的诚意。”
“更重要的是。”她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眼神变得柔软,“我相信兴邦这个人。我相信他能对我好,相信我们能一起把日子过好。东北是远,生活习惯也不同,但这里有他,有我们规划好的未来。魔都再好,没有他,对我来说……也不完整了。”
她看着阳光明,眼神里带着恳求:“小弟,你明白吗?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消息,也不是不渴望回城。
但我不能……不能因为一个可能更好的未来,就去辜负一个已经对我付出了全部真心、并且我也深深在乎的人。那样对他不公平,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背叛。”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看着二姐脸上那种为爱坚持、义无反顾的神情,心里明白了。
二姐是真的爱上了那个叫罗兴邦的东北青年。这份感情,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困境的磨砺,在她心中的分量,已经超过了那个看似更光明的回城前景。
他原本准备好的许多劝说的话语,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生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选择,也终究要自己做。
作为家人,他能做的,是把所有利弊清晰地摆在二姐面前,但最终的决定权,必须交给二姐自己。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沉重感并未减少,但那份急于劝阻的焦躁却平复了下来。
他尊重二姐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在他看来并非最优解。
“二姐。”他的语气变得柔和,“我明白了。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自己做选择,我们尊重你。”
听到弟弟这句话,阳香梅一直强忍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那是如释重负的眼泪,也是感激的眼泪。她最怕的就是家里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谢谢……谢谢你,明明。”她哽咽着说道。
“但是。”
阳光明话锋一转,表情依旧认真,“既然你决定了,那我作为娘家人,有些事就必须替你把关。你得把你和罗兴邦现在的具体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我。
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他招工回城的手续办利索了?在哪个厂?具体做什么?关于你回城的事,罗家到底是怎么计划的?有什么具体的门路?成功率有多大?这些,我都需要知道。”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娘家人应有的审慎和负责。
阳香梅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应该的。我都告诉你。”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说道:“兴邦他……招工回城的手续已经全部办完了。现在在县里的木材加工厂上班,是正式学徒工,虽然刚开始工资不高,但总算是有个着落了。”
“关于我回城的事……”她略微迟疑了一下,“他爸妈确实在想办法托人。好像是找了他爸以前的一个老领导,现在能说上话。具体怎么操作,我没细问,兴邦说让我放心,肯定能办成,就是可能需要花点钱,还需要等机会。”
阳光明微微蹙眉。“二姐,不是我不信他。但‘肯定能办成’这种话,太空了。花钱等机会?花多少钱?等什么机会?机会什么时候来?这些都需要更明确的说法。远嫁不是小事,娘家必须心里有底。”
他的质疑合情合理。阳香梅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于依赖罗兴邦的承诺,对具体细节知之甚少,脸上露出一丝窘迫:“我……我光顾着高兴了,没想那么多……总觉得他家里既然答应了,应该就有办法……”
“没事。”阳光明缓和了一下语气,“现在问清楚也不晚。我这次来,本来也打算去见见罗兴邦和他家里人。有些话,娘家人出面去问,去谈,更合适。”
阳光明站起身,打开那个沉重的旅行包,“家里给你带了不少东西。”
阳光明首先拿出那个用布包着的衣服包袱,打开,里面是那身深色卡其布的外衣裤和厚实的棉裤。
“这是妈赶着给你做出来的新冬衣,怕你这边冷,特意做得厚实。妈说料子可能不太挡风,但也是家里能凑到的最好的布票了。”
接着,他又拿出鞋盒,打开,里面是那双里毛的棉皮鞋。“这是爸让买的皮鞋,里面衬着羊毛,暖和。”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挎包最里面的夹层,取出那个绿色的小铁盒和那个厚厚的红包。
他把小铁盒打开,银白色表盘、皮质表带的魔都牌手表,顿时显露在香梅的眼前。
“这是大嫂和二嫂,他们妯娌俩合着送你的结婚礼物。手表票是二嫂娘家给的,钱是他们两人一人出一半。”
最后,他把那个厚厚的红包放在阳香梅手里,语气郑重:“这是爸妈给你准备的五百块钱,说是给你的压箱底钱。妈让你自己拿着,缺什么买什么,或者留在手里应急。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每拿出一件东西,阳香梅的眼睛就红一分。
当看到那块崭新的手表和那厚厚一沓钱时,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掉。
“这……这太贵重了……怎么能给我这么多……”她声音哽咽,拿着红包的手都在颤抖,“大姐那时候……也没给这么多……我怎么能……”
“二姐。”阳光明按住她的手,语气坚决,“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家里困难,现在大家都挣钱了。爸妈说了,你离得远,以后可能会照顾不到,多给点嫁妆也是应该的。这钱你必须拿着,这是家里的心意。两个嫂子也是真心实意送你手表,你不能驳了她们的面子和心意。”
他看着二姐,眼神温暖而有力:“收下吧。让你风风光光地出嫁,是全家人的愿望。就算嫁得远,咱娘家的底气也得足,不能让婆家看轻了。”
阳香梅泣不成声,只是用力地点着头,把衣服、皮鞋、手表和钱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全家人的爱与牵挂。
温暖和愧疚交织在她心头,让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阳光明仔细问了阳香梅在屯小的生活,问了罗兴邦家里的具体情况,问了他们未来的打算。
阳香梅一一回答,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知道弟弟支持自己的选择,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阳光明最后说道:“今天等我安顿下来,明天你想办法给罗兴邦捎个信,让他请假回屯里一趟。就说我来了,想见他和他家里人,商量一下你们的婚事。”
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排,“有些事,必须当面说清楚。你的将来,我得替爸妈,替你自己,看明白了才行。”
阳香梅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几岁、却显得异常沉稳可靠的弟弟,心中充满了依赖和信任。她用力地点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托人去县里给他带信。”
不知不觉间,日头便向西沉了下去。放学的钟声早已散入风中,小屯子渐渐笼罩在一片温暖的暮色里。
家家户户的烟囱升起了袅袅炊烟,丝丝缕缕,在半空中交织成一片柔软的轻纱,又被晚风徐徐拂散。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黑土地上,将屯子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这个位于东北黑土地上的小屯子,就这样沉浸在一日将尽的宁静时刻里,祥和得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