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第2/3页)
的场面 —— 每次会议室的门一关上,里面就像炸了锅。牛得意拍着桌子跟董校长争经费,袁芳芳在一旁帮腔,说外地老师 “占了本地的资源”;董校长也不甘示弱,指责本地派 “拉帮结派,不务正业”,几个外地老师跟着附和。最后总是吵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什么事都没解决。
肖兴作为刚分配来的师范生,成了两派争相拉拢的 “香饽饽”。本地派的袁芳芳最会来事,隔三差五就往肖兴的小屋跑,手里总拎着些新鲜蔬菜 —— 有时候是一把绿油油的菠菜,有时候是几个刚从地里拔的萝卜。“小肖啊,你刚过来,家里缺啥就跟我说,别客气。” 袁芳芳拉着飞云的手,笑得格外热络,“咱们都是自己人,以后有啥事儿,姐帮你撑腰。” 飞云知道她是想拉肖兴入本地派,可也不好驳面子,只能笑着道谢。
外地派的董校长则直接得多。有天他把肖兴叫到自己办公室,东北角的屋子比肖兴的大些,摆了个煤炉,屋里暖烘烘的。“小肖,你是个踏实人,我很看好你。” 董校长坐在椅子上,手指敲着桌子,开门见山,“咱们外地老师在这儿不容易,得抱团取暖。你得跟我步调一致,平时学校里有啥动静,多跟我汇报,别被那些本地派的人带偏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放心,只要你跟我一条心,我肯定尽一切机会给你办好事、办实事,不会让你吃亏。”
肖兴听着董校长的话,心里盘算了一下。他想起之前在师范学校时,老师说过国家有政策,工作人员与父母分居两地的,每年可以报销一次探亲车费。他老家在南方,来回车费不算少,要是能报销,也能减轻点家里的负担。于是他趁机问道:“董校长,我想问问,国家规定的探亲车费报销,咱们学校能办吗?我爸妈都在南方,一年回不去一次,车费也是笔开支。”
董校长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能办!这是国家政策,必须办!你把来回的车票找出来,粘贴好交给我,我给你批。” 肖兴心里一喜,连忙回屋翻出自己上次回家的车票 —— 单程火车票十块零七毛,长途汽车票三块五,来回总共不到三十块。他小心翼翼地把车票粘贴在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