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怎么更进一步 (第1/3页)
太原。
天气炎热,陈绍先是跟大虎他们耍了一会枪棒,出了一身的汗。
干脆就沐浴一番,在后院的凉亭下,身穿轻衫,头戴方巾,宛若一士子,坐在圈椅中翻阅军报。
今日的军报中,还夹杂着几封书信。
“人心浮动啊!”
陈绍看着手里的书信,一大半都是手下劝自己上进的。
自己一个藩镇头子,怎么上进?
你们不妨把话说明白点!
如今定难军上上下下,都参与到这场大战中来了,自然也全都感觉到了压力。
此时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所有,回到西北圈地自盟,当西夏二世。
要么再进一步,扩张地盘,夺取物资来供给战争,跟他娘的女真鞑子拼到底。
已经打到这个地步,谁也不愿意就此作罢。大家跟着你搞前程来了,已经付出了很多性命,岂有退的道理。
而且你真撤了,搞不好就是千古罪人。
西北这地方,是不怕死人的,以前宋夏交战,天天死人,比现在还要艰难。
那时候打仗只能是保命,如今打仗,搞不好可以封侯。
西北兵强马壮,陈绍自己只是个节帅,很多将官已经封无可封。
人心躁动也就情有可原了。
对此陈绍没有压制,也不敢压制,否则真不一定怎么着呢。
至于这次战争。
陈绍的意思已经很清楚,那就是绝对不能让完颜宗望舒舒服服带着赔款回去。
实在不行,就逼着宋廷集合人手打一仗。
东京附近,如今聚集的兵马越来越多了,有王禀的环庆军、杨可世的胜捷军、姚古的熙和军、秦凤军,折家军、种家军、宗泽的河北义军、汴梁的都门新军
林林总总加起来十几万,要是算上各地北上的厢军、府兵,可能都超二十万了。
这么多人,至少在人数上,已经碾压宗望的人马还有郭药师的常胜军。
打赢了之后,说不定还能趁势把燕山府收回来。宋人在燕山府失去了民心不假,但是金兵比宋人也强不到哪去,算上从辽人手里夺来那一次,他们也已经三次屠燕了。
惟一可虑的是宗望南下之后,几乎是所向披靡,根本没有敌手。
这让陈绍怀疑宋军还敢不敢打。
此时院子里传来一阵动静,一群小丫鬟往来穿梭,大包小件的往里倒腾,她们本来年纪就小,没有多少力气。
此时更是累的面红耳赤的,几个婆子力气大,但是资历也高,就在一旁指挥着她们干。
“干什么呢?”陈绍好奇地问道。
一个婆子擦了擦汗,走过来说道:“是梅夫人的家里,送来一些夫人在家中用惯了的器物。”
“谁送来的?”
“说是李教授亲自送来的。”
陈绍一听,放下手里的军报,“李唐臣康复了,怎么不来通报。”
婆子讪笑一声,心道这里忙前忙后,在您跟前倒腾,不就是为了提醒这一下么。
陈绍招了招手,道:“把他请进来吧。”
不一会,李唐臣就笑着走了进来。
陈绍伸手道:“坐。”
李唐臣知道他素来规矩不大,和下属很亲厚,便不客气地坐下。
“身子都好利索了?”
李唐臣今日来给女儿送东西,本就是为了提醒陈绍,自己都好的差不多了,赶紧安排职务吧。
再迟怕是没啥好位置了。
他赶紧说道:“已经无碍了。”
陈绍点头说道:“此番遇刺,也算是提了个醒,今后咱们都要小心些。”
李唐臣点了点头,瞧见桌上一堆文书,便笑着说道:“节帅如此繁忙,我等愚钝之人,不能为节帅分忧,实在是惭愧。”
陈绍笑道:“那你就帮我参谋参谋吧。”
李唐臣当即坐直了身子,聚精会神。
陈绍把如今的局势说了一遍,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李唐臣马上说道:“节帅,如今朝中有很多河东籍的官员,他们的家人都在河东,属下倒是能联络一些。就由他们在朝中为节帅发声如何?”
大宋养着很多闲官,他们平日里是没事做,但是在朝会时候表达意见,还是很好用的。
陈绍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点头道:“这些河东籍的官员,能帮咱们说话么?”
李唐臣点了点头,“都是自己人”
陈绍顿时明白了,这位说都是自己人,那就大差不差。
河东最高学府肯定是太原府学,而李唐臣一直是管理执掌太原府学的。
他们的家人宗族在河东,实际上已经和自己的利益一致了。
这确实填补了自己在朝中没有喉舌的空白。
陈绍心情大好,当即许诺李唐臣为河东的议政,就如同魏礼在定难军的位置一样。
河东大小事务,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供陈绍挑选,陈绍定下决策,再由他们去实施。
李唐臣心中激动,但是面色依然笑吟吟的十分淡定,起身拜谢。
“事不宜迟,你回去之后,马上派人联络河东官员,只要是能和咱们一条心的,让他们在朝中,一定要反对议和!”
“谁敢议和,就往死里弹劾,将他搞倒、搞臭!”
议和这种事,本身就容易挨骂,再有这么一群诚心找事的,估计会劝退很多跃跃欲试的议和派。
文劝的事安排好了,武劝也不能落下。
陈绍又派人去汴梁,知会郭浩,只要见到女真使者,可以先斩后奏。
广源堂的人,也可以挑动百姓,沿途攻击大宋派出的议和使团。
他宗泽能用这一招,自己为何不能用。
李唐臣起身告辞。
来时是带着小心思来的,走的时候,却是陈绍亲自送出去的。
还执手相谈甚欢。
见到这一幕的,都知道他要高升了。
回到宅中,陈绍依然十分乐呵,他在汴梁确实没有多少人可用。
因为汴梁没有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