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 入汜水关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 入汜水关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 入汜水关 (第2/3页)

追,必陷两难之境。潼关天险在手,我等当加以谋划而后徐徐图之!”

    袁绍脸上的怒色稍缓,眼中精光闪烁,显然也在权衡利弊。孙坚看着舆图上潼关的位置,又看看刘珩那沉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愤愤地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其他诸侯也大多冷静下来,意识到强追的风险和坐守潼关的稳妥。

    “阳武侯所言,确有道理。”

    袁绍缓缓开口,做出了决定:“传令!各军紧守营寨,加固防线,多派斥候,严密监视董卓西窜动向!待其兵困潼关之下,再行定夺!同时,我军当速破汜水!”

    刘珩微微颔首:“盟主英明,我军此时最重要的,便是尽快夺取汜水关,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至于潼关方面,自有珩之部署,必不负所托。”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曹操闻言道:“操有一言,那董贼令张济率部驰援汜水关,虽说兵马更盛,然余者皆向西而逃,唯有张济部向东拒守,他岂能心服?此为我军之利,或可不战而取汜水关,再图追击!”

    袁绍点头道:“孟德所言极妙,可使一能言善辩者为使,入关见张济!不知何人愿往?”

    袁绍此言一出,帐内再次一片寂静,众人互相看看。开什么玩笑,汜水关内有数万西凉军,万一那张济对董卓忠心耿耿,入关后还未开口便被斩了呢?

    一时间,帐内气氛有些尴尬。

    刘珩食指一下一下轻扣在腿上,斥候说过,来汜水关的有贾诩。

    张济为人如何自己不清楚,但是对贾诩和张济那个侄子张绣却是非常了解。

    贾诩是出了名的苟,向来都是韬光养晦精于自保,不然怎么能先怂恿李傕等人攻长安,又否决了李傕等人要给他封侯的提议,后来还撺掇张绣投曹操,在曹操帐下又得到重用,最后支持曹丕称帝,位列三公,配享太庙。

    可谓是三国乱世的常青树,以他对局势的把握,估计早就看出了董卓的败势,跟着张济来汜水关肯定不是死拒诸侯联军的。

    如果能收服贾诩,再加上张绣这员猛将,自己在这乱世的资本便又多了一分!

    想到张绣,刘珩下意识地看了曹操一眼,又瞥了一眼身后的典韦,如果不是曹操的“建安风骨”,典韦估计也不会死,果然寡妇再美都不能碰啊!

    但是,张济究竟是何性情还不清楚,万一不等自己说话,直接给自己剁了怎么办?那也太冤了!

    贾诩啊贾诩,你可一定要爱惜生命啊,一定要劝劝张济……

    想到这里,刘珩不再犹豫,起身道:“珩不才,愿入关面见张济!”

    面对刘珩的主动请缨,帐内众人都是一阵错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轻的汉室宗亲身上。

    亲自入关,面见刚刚率部驰援、杀气腾腾的西凉军悍将张济?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阳武侯大义,公路佩服!”

    众人都在惊愕时,率先回应的居然是袁术,只不过他的神色中有些幸灾乐祸。

    袁绍眼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审视:“阳武侯……此言当真?那汜水关内,张济新至,兵锋正锐,更有吕布……不,吕布已调回,但西凉兵凶悍,关内足有数万之众!阳武侯千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他虽忌惮刘珩掌控潼关的力量,但刘珩若真死在汜水关,不仅联盟士气受挫,潼关局势也将瞬间失控,绝非他愿见。

    刘备眉头紧锁,上前一步:“阳武侯不可意气用事!张济乃董卓心腹宿将,性情难测。又有贾文和随军,此人智计颇深,然其心难明,未必肯助我等!”

    曹操也劝道:“伯玉当三思!毕竟关内凶险未知,万一……”

    袁术那带着明显幸灾乐祸的“佩服”声刚落,便引来数道鄙夷的目光。

    他浑不在意,反而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补充道:“阳武侯忠勇可嘉,心系社稷,实为我辈楷模!若那张济不识抬举,翻脸无情,公路自当率兵为先锋,攻取汜水关,为阳武侯报仇!”

    刘珩神色平静,仿佛众人谈论的并非自己的生死。他抬手止住众人的劝阻,目光扫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