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37章:国之货币,如人之血脉

第337章:国之货币,如人之血脉

    第337章:国之货币,如人之血脉 (第1/3页)

    当毕自严、朱光祚等人身负那经天纬地之策,怀着满腔激荡自乾清宫趋步而出。

    其时,宫灯摇曳,将二人身影拖得老长,一步一顿,似有千钧之重。

    乾清宫内,内侍们早已悄无声息地收拾了舆图、文卷,奉上了新烹的香茗。

    朱由检并未安坐,只身负手立于殿外月台之上,仰首而观。

    此刻,玉轮高悬,清辉如水,静静地洒在这座庞大帝国的权力中枢,也洒在这位年轻帝王孤峭的身影之上。

    夜风拂过,龙袍的衣角微微扬起,带着一丝高处不胜寒的凉意。

    四周万籁俱寂,只余下远处隐约可闻的更漏之声,单调而执着地刻录着时光的流逝。

    自臣工们离去,朱由检终是得了一段难能可贵的清闲。

    只是,身为皇帝,何来真正的清闲?

    那方寸之间的脑海便是一座永不停歇的天下沙盘。

    即便只是此刻的仰首望月,思绪亦如天际流云,舒卷之间,仍是那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大明国事。

    黄河之策,方才只是开篇;西北之局,仍需雷霆手段;东南之财赋,须得细水长流;辽东之边患,更是心腹之疾。

    一桩桩,一件件,如乱麻萦心,似弈棋对弈,每落一子皆需思虑百步之外的变局。

    不过,与一年多以前,面对那风雨飘摇百弊丛生的朝局,四周皆是叵测人心,每行一步皆如履薄冰的境地相比,此刻朱由检的心境已然大不相同。

    那时的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环顾殿宇,唯己身影;俯瞰朝堂,难辨忠奸!

    纵有万丈雄心,亦只能独行于荆棘丛中,怀着悲壮的孤独。

    而今夜,月华之下,朱由检唇角却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一个个能臣干吏正被他从泥沙之中擢拔而出,安置于帝国这架庞大机器最关键的部位。

    他们或许仍未完全洞悉他心中那幅宏伟蓝图的全貌,但他们已然开始相信,开始追随,开始用自己的才干与血汗去浇筑这大厦的根基。

    此路漫漫,修远无期。

    在这条“让华夏再次伟大”的征途之上,他朱由检已然是吾道不孤!

    这份慰藉,虽不足以消解肩上那如山之重的责任,却足以化作一丝暖流,在这清冷的宫苑之夜,温润他那颗早已被磨砺得坚如磐石的心。

    ……

    宫墙之外,月行中天,光华流转,亦朗照着安都府的府衙后堂。

    督察司衙署之内,一间公房依旧灯火通明。

    此间陈设简朴,除却堆积如山的案牍卷宗,便仅有一张硬木大案,案后一人正锁眉沉思,正是督察司司长左良玉。

    他亦与宫中的皇帝一般,于公务的间隙,不自觉地抬头,目光越过窗棂,望向了天际那同一轮明月。

    只是他的心中没有帝王的乾坤在握,却充斥着愈发深沉的震撼与感慨。

    这事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那日,皇帝于议事之后独独将他留下,屏退左右,交予他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密旨。

    “左卿,”当时皇帝语气平淡,眸光却深邃如海,“朕命你督察司暗中查办一事。此事不涉朝官,不涉民生,却关乎国本,须得慎之又慎。”

    左良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臣万死不辞,请陛下示下。”

    朱由检缓缓踱步,开口便是一句令左良玉匪夷所思之言:“近些年来,我大明宝钞沦为废纸,民间交易,概以银、钱为主。朕问你,市面上之铜钱,成色几何?流通是否顺畅?”

    左良玉久在辽东,虽说是悍将,但对于钱粮之事终究隔了一层。

    他竭力思索片刻,才用在京中听来的零散见闻回道:“回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