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时代1979! > 第四十七章 其实只有一种方式

第四十七章 其实只有一种方式

    第四十七章 其实只有一种方式 (第1/3页)

    “成军!你快看!有人在暗戳戳说咱《浪潮》‘借守根之名,行崇西之实’,还把你之前谈格拉斯的事翻出来了!”

    林一民抱着一摞《文坛通讯》冲进文学社办公室。

    许成军刚把南京军区的采风笔记整理好,闻言伸手接过刊物,就看见头条标题——《警惕校园刊的“隐性崇西”:从某刊创刊词说起》。

    开头第一句就是。

    “部分青年创作者,一边喊‘守本土根脉’,一边频繁引用西方作家理论,表面批‘公知’,实则用西方话语体系取代本土文学。”

    现在这些“公知”道行还是不行啊!

    这就直接露头了?

    不知道小松鼠露头是要挨打的嘛!

    放在后世,那不得先把许成军吹一吹,再断章取义,打入极右阵营。

    搞你个抵制改开?

    “这不是明摆着说你吗?”

    徐薇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凑过来,看见文中“隐性崇西”四个字,气得把搪瓷杯往桌上一墩。

    “这些人怎么这么无耻?你谈格拉斯《铁皮鼓》,是说‘文学要敢批判’,怎么就成‘用西方取代本土’了?”

    “无耻?”

    许成军抬眼,嘴角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我之前骂那些‘媚外软骨者’时,在他们眼里,说不定也挺‘无耻’。”

    “那怎么能叫无耻呢?”

    徐薇急得小脸通红,掐着腰站在桌前,马尾辫都跟着晃,“咱这是站在民族大义上说话,是走正确的文学道路!他们那是故意歪曲,能一样吗?”

    一旁整理投稿的许得民推了推眼镜,轻声插了句:“可按文中的说法,人家也说自己是‘警惕文化渗透’,看起来也挺爱国的。”

    “那能一样?”

    徐薇转头瞪他,语气更急了,“咱说的是‘守根不盲从’,他们是‘把提西方就当崇西’,咱站在真理的标准上!”

    “那这‘真理标准’,又是谁定的?”

    许成军放下刊物,目光扫过办公室里沉默的几人。

    林一民攥着稿纸没吭声,许得民低头抠着桌角,显然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还是太嫩了啊~!

    徐薇被问得一噎:“你……你怎么帮着他们说话?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难道要跟着他们把西方的东西当圣旨,才叫对?”

    许成军莞尔,起身走到窗边:“我不是帮他们,是想跟你们说。

    这不是简单的文学派系争斗,是这个年代对兔子未来道路的争论。

    有人想跪着走,觉得跟着西方走才安全;有人不想走,怕丢了自己的根;有人想站着走,要在守根的基础上找出路;还有人想把一切都吃到碗里,既想借西方的名博眼球,又想靠本土的壳谋好处。”

    “这么厉害?”

    他回头,目光落在众人脸上:“这是道争啊,可不是请客吃饭。

    文中把‘引用西方理论’和‘崇西’画等号,看似是说‘隐性崇西’,实则是怕年轻人找到属于我们字的路。

    他们要么想把咱们拉回‘盲目排外’的旧路,要么想逼咱们掉进‘****’的坑,唯独不想让咱们走自己的路。”

    道路的争夺永远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

    而是刀枪见血的明争夺暗斗。

    “那咱们咋办?”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扣‘崇西’的帽子吧?”

    “好办。”

    许成军拿起桌上的《浪潮》,翻到创刊词里“文化自信非民粹,制度自信非僵化”那句,指给众人看,“接着办刊,接着写兔子故事。他们说咱们‘用西方话语体系’,咱就证明咱的话语体系,从来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道争拼的不是嗓门,而是真理。”

    徐薇讷讷地说:那也太久了吧!

    “什么时候能战胜他们嘛!!”

    “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跟他们打骂战打赢,而是挖掉他们生存的土壤。”

    林一民突然笑了:“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至于打倒谁嘛.”

    其实这个年代的公知左中右都有,什么思想都有。

    有人是真心反思社会问题,偶尔说错话、说偏激话。

    有人是单纯认知局限,对西方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许成军在创刊词里剑指的“公知”,从来不是这些“无心之失”,而是专指那些“外国月亮圆”的类型——他们说的话不是偶尔出错,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