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黑熊精盗袈裟,传信隐雾山(5k) (第2/3页)
实怕了那紧箍咒。
心念:‘有了,我鼓风助火,让这群和尚自食恶果不就好了,不过倒要想办法护一护我的师父。’
而后,一跃之下,腾空至南天门,寻广目天王借避火罩。
广目天王闻言,心中不情愿,觉得眼前的猴子不似忠良,乃是盖天下的贼头。
便在广目天王犹豫之间,孙悟空口中催促,拳头握紧,觉得广目天王不信他的猴品。
广目天王心中一激灵,何止是贼头,还是强盗!土匪!
他心中腹议,面上大笑道:
“大圣有借,我怎不允,大圣速去,莫误了大事。”
孙悟空满意点头,拿了避火罩,护住唐三藏和白马,又捻诀念咒,呼出大风,令红焰漫天,黑烟与夜同。
原本不过是几间禅屋,如今却是整个院子都烧起来了,火势大的吓人,惊动了二十里处居于黑风山中的黑熊精。
黑熊精刚睡醒欲翻身,却见窗门透亮,腾一下站起,发现是火光,他惊道:
“遭了,定是观音院内失了火,这金池手下的人太不小心了,我需去救上一救。”
说着,纵云至观音禅院之上,却忽的发现一霞光彩气,发现是一包裹,黑熊精心中一动,将其打开,顿见一锦澜袈裟。
这袈裟,冰蚕为丝,仙娥织就,色亮飘光喷宝艳,四角之上有明珠,更有一颗祖母绿,乃是佛门无上宝。
黑熊精也是个有眼力的,仅此一眼,便知乃是无上异宝。
他苦寻上百年,便是为了得到一件天大的宝物,得献曹空,从而得曹空原谅,归于隐雾山。
见此袈裟,即知,自己的机缘到了!
一时之间,心胸激荡,满脑子都是献袈裟,归隐雾,已然忘了救火,抱起袈裟便走。
此火仍在烧,烧到观音禅院成灰,众和尚一个个哭哭啼啼不提。
孙悟空则趁机将避火罩送回广目天王手中。
广目天王诧异收回,感叹道:“我正愁大圣不还我宝物呢。”
孙悟空撇了广目天王一眼,道:“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广目天王哪里听不出孙悟空在指桑骂槐,讪笑道:“多年未见,不若大圣去我宫中一坐。”
孙悟空急着回去找唐三藏,故未有答应,拜谢后离去。
唐三藏此时方醒,见满地废墟,听四周哭啼哀嚎声,一脸呆滞,颤颤道:
“贫僧不过是睡了一觉,怎从观音禅院,睡至火宅佛狱之中啊。”
佛教之中,以火宅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世人处于其中,好似受火煎熬,故唐三藏说此言论。
孙悟空闻言,笑道:“师父此言,倒也不错,这群和尚欲放火杀我师徒二人夺宝,可谓犯了五浊八苦,如今这一把火,
烧得火宅成灰,也断了他们的念想,这是大功啊。”
唐三藏闻言,思悟片刻,半响后回过神来,道:“为何我处禅堂没被火烧。”
“乃因我护了禅堂,师父得以安睡。”
师徒又说两三言,唐僧忽的惊道:“遭了,我的袈裟!”
二人即向众僧索要,众僧人见这师徒俩还活着,惊得心神大乱,以为是鬼魂索命,纷纷跪地求饶,道出实情。
而后一同去寻金池,欲要回袈裟,可寻到时,只见金池头破血流,地染红沙。
原是玩火自焚,烧了多年积累,又寻袈裟不见,且闻唐三藏未死,来要袈裟,一时之间,悲怒交加,一头撞死。
唐三藏念道阿弥陀佛,孙悟空却冷笑道:
“这和尚,不似僧人似老饕,如今火宅焚尽,正是心无尘埃,大彻大悟之时,他却魔障困心,执迷不悟,死也活该。”
唐三藏觉孙悟空说的颇合佛理,不过如今他已无心去思,拉着孙悟空直问袈裟何去,该如何是好。
孙悟空寻遍禅院也不见,却隐隐察觉有不一样的气息,乃是一清气,似是法力波动。
他问道:“你们这里可有妖怪成精。”
有和尚道:“距此正东南二十里处,有一座黑风山,山上有一黑风洞,洞里有一黑大王,金池常常与其讲道。”
孙悟空恍然,猜是此妖趁乱夺走袈裟,欲寻其夺回。
唐僧见孙悟空要走,又知这满寺庙的和尚不是好人,心中一慌,问道:“悟空,你走了,为师该如何是好。”
孙悟空即吩咐众和尚,让他们去埋金池,照顾好唐三藏,又让其弄水弄草,调制均匀,去喂白马。
众僧听闻孙悟空的喂马之道,皆不明觉厉,此处暂不提。
“······”
黑风山中,锦襕袈裟摆在洞中的石桌前,黑熊精来回踱步。
宝贝虽得,可黑熊精却又患得患失,竟是不敢去见曹空,在思索要不要去寻凌虚子和白华。
此两者乃是当年随他一起去隐雾山听道的精怪,一为苍狼精,如今在九灵商会是个头目,手下小妖众多。
一为白花蛇精,被柳仙带走,于腾幽山中修行。
但三人的联系却一直不曾断过,哪怕黑熊精被驱逐出隐雾山。
黑熊精想了又想,唤来山中一小妖,乃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