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黑熊精盗袈裟,传信隐雾山(5k) (第1/3页)
满面皱痕,一双昏眼的金池心疼的看着被黑熊精扯落一地的绫罗锦绣,金玉美器。
他道:“玄罴,那山有什么好回的,你在黑风山中已居两百年左右,自己逍遥为王,闲来与我为友,岂不自在?”
黑熊精长叹一声:“你平日虽念经诵禅,却终是摆脱不了肉体凡胎,从来不得大道之妙,故不知所谓,
自从我被山主驱赶,来至人间,感人间浑浊,又思以往在山主座下聆听真言,方知自己失去了什么。”
金池微微摇头,他不是很懂,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能活着,闲来无事再念念经文,再收集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那就很满足了。
随后,金池将满地的奇珍都收拢一起,目有痴迷之色的抱着,黑熊精不要正好,他要。
黑熊精见状,面色复杂,觉这位老朋友,已失本心。
他有心相劝,却又哑然,不知该如何去说。
事实上,早在他和金池相识不久后,黑熊精就发现,金池虽为僧人,可太过于爱慕虚荣。
看到好物件,尤其是袈裟,都会想方设法的谋来,以作珍藏,收藏,好似只要有了华美的袈裟,他便越发的接近佛了。
此可谓,凡心深厚,本性愚蒙,只知佛之表象,却不识佛之真谛。
故黑熊精早早的便劝过,只是无果。
且有金池这位主持,整座观音禅寺,上行下效皆是如此,虽为僧众,不思念禅,却爱荣华。
看着将一件件宝物收起来的金池,黑熊精暗自道:
‘想必当年山主看我,便和我如今看金池一般无奈,这种事说不通,唯有去悟,罢了该说的我早已说了,接下来就看他能不能悟了。’
而后,黑熊精隐去身形,化风离去,恰是当年曹空传授道术。
······
又一两日功夫,唐僧师徒来至观音禅院山门前。
唐三藏见禅而喜,故心生拜访之心,也为留宿一番,收拾好精神再出发。
于是,在唐三藏自报家门之后,言及自己是东土钦差之后,很快就有人将他迎了进来。
东土大唐皇帝,天可汗之名,可谓是享誉西牛贺洲,诸多小国无不心生敬仰,皆觉东土乃人间圣土,又岂有不恭敬之理。
唐三藏进了观音禅院,首去大殿内礼拜观音金像,接待的和尚去打鼓,孙悟空则去撞钟。
待到唐三藏礼拜完后,和尚停下了手上功夫,可孙悟空却玩心大开,不停撞钟,引得满寺人来见,见其模样,皆被吓了一跳,觉是雷公再世。
好在唐三藏出言,孙悟空方不再唬人,众和尚亦接待唐僧,安排斋饭。
恰此时,金池被两小僧搀扶,其虽穿僧袍,可衣袖上却镶嵌珠宝玉石,不似僧人似商人。
金池和唐三藏闲聊少许,又因知唐三藏是从东土来的,心中竟起比较心,遂令小和尚用美器呈美食,来显自己禅寺底蕴。
唐三藏自是赞不绝口,金池心有得意,面上笑道:
“污眼!污眼!长老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我这些物件恐入不得长老之眼。”
唐僧还未回答,孙悟空便笑道:“确是污眼,皆是寻常物。”
金池一听,笑容收了,冷着脸。
孙悟空笑道:“你这和尚,真是有趣,我真说污眼,你又不开心。”
金池淡道:“敢问两位长老自上邦来,有何宝物,能与弟子一观。”
唐僧自是连忙拒绝,可孙悟空却不肯,拿出观世音菩萨所赠袈裟炫耀一番,惹得金池贪念大生,唐三藏不快。
遂又跪下,哭哭啼啼的要看宝贝一晚,唐三没奈何,只得答应。
当晚,金池望此袈裟,于夜深人静处,在灯下细细观赏,越看越喜欢。
“玄罴一直寻宝,或许此宝给他,他便能如愿。”金池忽面色一怔,如是说道。
可继而贪心作祟,心道:‘不行,不能给玄罴,若给了玄罴,我失了一宝,且他走去,日后有谁为我续命?’
遂又一拍脑袋,觉自己糊涂,这宝贝还不算他的哩!
念及此处,心中有伤,金池放声大哭,哭至夜半二更时,有两个小和尚,平日里多为金池看重,一名广智,一名广谋。
二人问清缘由,知金池所念为何,不忍见其模样,于是一颗佛心破,其内有魔障。
广智阴恻恻道:
“那两人从东土而来,辛苦至极,如今正在歇息,不若我等动刀兵,超度了他俩,让其早上西天,面见佛祖,也是大功一件。”
金池闻言,止住泪水,觉这是个好计谋。
可悲可叹,虽为人形,披僧袍,痴活两百余岁,却是个恶鬼在人间。
广谋则道,杀人不如放火,这要于公于理上,他人日后也挑不出毛病,可掩人耳目,巧夺袈裟。
金池更喜,吩咐寺内两百余人,搬柴火,欲放火杀人夺宝物。
满寺众僧,平日里念经诵禅,竟无一人有慈悲心,这哪里是禅院,分明是魔窟。
若是寻常凡人入此寺,当有死无生,可惜,唐僧身边还有个猴。
孙悟空察觉异样,心中冷笑,欲惩戒这些和尚,可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