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朕要看秀女 (第2/3页)
比,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太液池水清冽见底,倒映着沿岸袅娜的垂柳,偶尔几尾硕大的锦鲤悠然划过,在如镜的湖面荡开一道道金红色的涟漪;
琼华岛上,广寒殿的飞檐如翼斯飞,覆着的琉璃瓦在秋日朝阳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殿宇旁,数百年树龄的古柏虬枝盘曲,苍翠的树冠亭亭如盖,遮天蔽日。
“陛下,您请看这广寒殿。”刘若愚适时地上前半步,恭敬地解说道,“此乃永乐年间修建时,工匠们参照古籍中描绘的仙境玉宇,特取‘广寒清虚’之意境。”
“每逢月明星稀之夜,陛下若登临此殿远眺,但见太液池上烟波浩渺,银辉洒落,确有置身琼楼玉宇,不知今夕何年之感。”
朱由校抬头望去,只见殿宇上精美的彩绘、飞檐翘角,阳光下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处处彰显着大明鼎盛时期的皇家气派。
这让他不禁想起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古建筑,与眼前真实恢宏的殿宇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朕记得,这西苑之肇始,当追溯至元世祖忽必烈吧?”朱由校随口问道。
“陛下博闻强记,奴婢钦佩。”刘若愚躬身回答,“正是元世祖定鼎大都之后,在金代万宁宫的基业上大力扩建,将此片水域定名为‘太液池’,正式纳入皇城范畴。”
“后来永乐爷迁都北京,又耗费三年之功,疏浚水系、修缮殿宇,并于南岸增筑廊庑,明确划分北海、中海之界,使此地成为陛下日常游憩、乃至接见近臣、商议机务的要地。”
朱由校漫步于平整的青石御道,思绪却飘到了另一个时空。
他记可是知道,在后世,这片区域正是那个被称为‘中海和南海’中枢所在地,是亿万人民向往却难以踏足的政治中心。
而现在,他却能在这里悠闲地散步,这种感觉着实奇妙。
“对了,刘大伴。”朱由校忽然想起一事,状似无意地问道,“后宫选秀现在到哪一步了?”
“回陛下,选秀已过四关甄选,如今正行至第五关。”刘若愚连忙回禀,
“按制,由内务府派员与宫中六局一司的资深女官共同主持,对留宫观察的三百名淑女,进行为期一月的‘观行’,详察其言行举止、品性德容,最终从中择取五十位贤淑者造册,恭请陛下圣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