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朕要看秀女 (第1/3页)
京城·西苑
秋日的晨光透过疏朗的槐树叶,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朱由校身着一身月白常服,腰间仅悬一枚蟠龙玉佩,步履轻快地走在太液池畔的石径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
他停在琼华岛的汉白玉栏杆旁,望着远处金鳌玉蝀桥的倒影在碧波中荡漾,恍惚间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若不是身旁跟着身穿蟒纹太监服、腰悬牙牌的刘若愚,他真要以为自己是回到了后世,在某个5A级景区里悠闲游览。
这几日,朱由校难得享受了一段悠闲时光,想起嘉靖皇帝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修道,万历皇帝也能深居内宫不出,大明照样运转没垮。
更何况朱由校还有一帮忠诚值锁死的文臣武将,他自然放心的将权力下沉,自己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即可。
特别是最近他将系统秘书团扩充至十五人,下旨成立御前秘书司,专门协助处理政务。
这个新设的机构确实与内阁职能有所重叠,但朱由校自有考量—如今的内阁早已不是永乐年间那个纯粹的秘书机构了。经过历朝发展,内阁已然成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与皇权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甚至博弈关系。
遥想永乐时期,内阁大学士不过是从翰林院选拔的几位学士,入值文渊阁,协助陛下处理文书,品阶不高,权力有限。而时至今日,内阁大学士已是位同宰辅,手握票拟之权,足以影响国策。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当他提出要设立御前秘书司协助处理政务时,朝中那些文臣非但没有反对,反而个个面露喜色。
朱由校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其中缘由,他登基以来,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查抄贪腐、改革科举,手段凌厉,早已让不少官员心惊胆战。
如今皇帝愿意将日常政务交由秘书司与内阁协同处理,对于这些习惯于传统文牍往来的官员而言,反倒松了一口气。
毕竟,与一位动辄便动用锦衣卫查账抄家的强势皇帝直接奏对,其压力远非与同为读书人出身的秘书郎们商议政务可比。
“这西苑的景致,比后世的纪录片作品里要恢宏壮丽多了。”朱由校环视着这片皇家禁苑,心中不禁感慨。
他记忆里那些经过现代技术修复的影像资料,与眼前这鲜活生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实景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