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萧衍刚开始非庸主!他平齐、立梁,曾有圣君之姿——! (第1/3页)
忽而,殿外天光骤变。
原本昏淡的日色被一缕鎏金之光取代,透过窗棂洒入殿中——
直照在偏殿墙壁上,凝成一幅凄凉的画面。
画面中,昔日的台城宫阙破败不堪,梁柱腐朽,尘埃厚积。
一个披褪色僧衣的老者蜷缩在角落,骨瘦如柴,唇裂出血,手中紧攥一只空碗,眼神黯淡,气息奄奄。
旁白低沉而悲凉:
“南朝梁武帝萧衍,惑于佛理,四度舍身同泰寺,终致侯景作乱,以绝食示志,七日殒命,梁室分崩离析。”
“咳……咳咳咳!”
刘备猛然剧烈咳嗽,血丝溅染锦帕。
“陛下息怒,勿动龙体!”
诸葛亮忙俯身抚背,递上温水。
刘备接过,手指微颤,目光锁定墙上的画面,声音激切:
“萧衍……真乃昏愚至极!”
“朕自涿郡起兵,三十余载,虽偏安蜀地,心系汉室,日夜不敢懈怠!”
“即便卧病永安宫,仍要亲听军情、察粮道,不负将士忠心,不负蜀民所望!”
“他倒好,坐拥江山,却醉心佛法,抛却朝纲!”
“被囚之时,不谋社稷,不思救民,竟以绝食为尊!”
“此等帝王,枉称天子!”
诸葛亮缓声叹息:
“陛下所言甚当。”
“萧衍之失,在于执念太深——以佛理逃政务,以苦行求尊严。”
“然帝王尊严非绝食可得,而应以治国安民立威!”
“国祚安稳非诵经而来,而赖勤政尽责、将士护疆。”
刘备渐缓呼吸,凝视案上奏报,神色忧重:
“孔明,蜀汉势危——北有魏虎,东有吴寇,南中复乱。”
“国力微弱,一旦懈怠,若再生萧衍之徒,蜀汉恐步梁祸!”
他略作停顿,气息略急:“你所奏者,朕准!”
“待朕略愈,即令各郡县出榜:官吏百姓皆不得沉迷佛道。”
“官若因佛废政,立降立查!”
“民若拜佛荒农,由里正劝戒,屡教不改者,罚以徭役,使其明白——农桑才是立国之基!”
刘备语锋愈坚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