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教学反思》(二) (第2/3页)
他也要睁着眼睛跳下去!为了那些篝火旁信任他的眼睛,为了……那个在冰冷海水里死死攥着“证据”、用单薄身体挡在他前面的身影。
黄诗娴……她明天还要陪他去那个龙潭虎穴……是他把她也拖进了这场风暴。愧疚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烦躁地掐灭了烟,站起身,走到书桌前,啪的一声打开了台灯。
刺眼的白光瞬间驱散了黑暗,也让他混乱的思绪有了一丝短暂的清明。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教育局要“原始记录”,要“情况说明”。那就给他们!但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的学生,他的课堂,是他立足的根本,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浮木。他不能因为外界的狂风暴雨,就放弃了对船本身的修缮。尤其是……他刚刚开始尝试的“错题银行”。
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几本学生的“错题银行”记录本。这是他在海田小学站稳脚跟、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石之一。白天活动前,他还布置了收集任务。现在,这些本子,成了他此刻唯一能投入、能暂时忘却恐惧的精神避难所。
他坐下来,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那些狰狞的画面从脑海中驱逐出去。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还有些微的颤抖,他用力握了握拳,强行让自己稳定下来。拿起最上面一本封面上画着卡通火箭的本子——这是六一班数学课代表小浩的。
翻开本子,里面是少年工整的字迹,记录着近期练习和测验中的错题。武修文的目光专注地落在那些被红笔圈出的题目上,一行行扫过,强迫自己进入分析的状态。计算错误:125 ÷ 5 = 25,写成了20;概念混淆: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记混,导致套用错误;审题失误:一道要求“估算”的题目,却进行了精确计算,浪费了时间还容易出错……
一本,又一本。他像一个在废墟中寻找珍宝的矿工,耐心地梳理、归纳。渐渐地,那些具体的错误类型、那些学生困惑的痕迹,占据了他的思维。愤怒和恐惧被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暂时压制。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紧蹙的眉头和不断记录着关键词的指尖。
时间在笔尖沙沙的滑动声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夜色由浓转淡,天际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
当黄诗娴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抱着厚厚一沓资料,轻轻推开六年级办公室虚掩的门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武修文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晨曦微光透过窗户,给他疲惫的侧影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边。他面前的办公桌有些凌乱,摊开着十几本学生作业本,旁边放着他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他正低头专注地看着其中一本,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极轻微的叩击声。他的脸色依旧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青影,嘴唇紧抿着,带着一种近乎肃穆的专注。仿佛周遭的一切,连同那即将到来的风暴,都被他强行隔绝在了这方寸书桌之外。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他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窗外早起鸟儿的啁啾。
黄诗娴的脚步顿住了。她看着他沉浸在工作中的侧影,看着他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沉重,却依旧挺直的脊梁,心底那根紧绷的弦,奇异地被触动了一下。酸涩、心疼、敬佩……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她轻轻吸了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尽量放轻脚步走过去,将怀里抱着的资料轻轻放在他旁边的空桌上。
“武老师,你要的资料,我都整理带来了。签到表原件、复印件,活动照片电子版和冲洗版各一份,安全预案签字稿,学生分组名单,还有……活动总结初稿。” 她的声音刻意放得很轻,很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清晰地打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