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出发,维也纳! (第2/3页)
人,面容严肃。
看到莱昂纳尔进来,罗昂伯爵站了起来:“莱昂纳尔,你终于来了,让我给你介绍——
这位就是法兰西喜剧院的埃米尔·佩兰院长!你的《合唱团》的剧本,我刚刚已经给他看过了。”
埃米尔·佩兰也站了起来,沉声对莱昂纳尔说:“索雷尔先生,《合唱团》确实给了我一些惊喜……
不过我仍有疑问——罗昂伯爵说它是一出宣扬‘教育世俗化’的戏剧,但我觉得……”
—————
几天后,巴黎东站。
蒸汽机车喷吐着巨大的白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七位作家,连同「胡格&曼出版社」派来陪同的一位编辑和几位仆人,登上了开往维也纳的一等车厢。
11月的莫斯科已经寒冷彻骨;莱昂纳尔对伦敦心有余悸;柏林嘛,考虑到《梅塘夜会》的主题……
所以,剩下的选择里,最好的就是维也纳了。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在政治、军事上的关系十分紧张;但是在文化、艺术和上流社会,巴黎与维也纳仍然保持活跃的交流。
维也纳的圆舞曲、轻歌剧在巴黎很受欢迎。
法国的艺术家、作家也常到维也纳旅行或演出。
「胡格&曼出版社」出手阔绰,除了一等座,还为他们预订了宽敞的私人包厢,以供旅途上玩乐、放松。
包厢里红色的丝绒座椅柔软舒适,胡桃木的桌板擦得锃亮,车窗挂着厚重的帘幕,既保暖又可私密。
比起普通旅客的拥挤,这里简直是移动的奢华客厅。
随着列车缓缓启动,巴黎的街景逐渐后退。
最初的兴奋过后,包厢里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漫长的旅途总需要些消遣,而他们手边最好的谈资,便是那一沓从巴黎带来的、刊登着《梅塘夜会》书评的报纸。
除了左拉还能保持一份长者的沉稳,偶尔透过车窗眺望沿途变换的风景外,其余几人——尤其是莫泊桑——几乎立刻开始大声朗读。
莫泊桑挥舞着手中的《费加罗报》:“听听这个!听听这个!‘居伊·德·莫泊桑先生的《羊脂球》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
其对人性的洞察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