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90章 顾氏元叹

第90章 顾氏元叹

    第90章 顾氏元叹 (第3/3页)

再叨扰。

    “元叹,想好了吗?”

    “想好了。”

    顾雍那张脸上完全没什么表情,甚至说话语调都始终一样。

    “我还是想要去见见那刘邈,我总觉得,他与常人不同。”

    张昭见自己的劝诫并没有让顾雍回心转意,也是有些无奈:“我见过太多诸侯这样的手段,表面看着大度,其实心眼小的连根针都穿不过去!你难道真的以为刘邈会以长史之位待你吗?”

    顾雍不答,只是问了张昭一句:“倘若刘邈真的以我为长史,张公又当如何?”

    “哈?”

    张昭气极反笑:“若刘邈真敢初见你,就以你为长史,那我张昭立即跑到刘邈面前,朝他负荆请罪!”

    “好。”

    顾雍留下一个字,同时也留下还在咆哮的张昭,就立即启程前往秣陵。

    顾雍乘车前进,不过刚到秣陵地界,就看到本来渺无人烟的土地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农户的身影。

    他们砍倒长在这里的藤蔓树木,堆在一起燃烧之后,就将其撒在地里,随即就用耧车、锄头破开土地,将下方的泥土变得松软,让这里多出一块一块的农田。

    令顾雍惊异的是,不仅仅是百姓集体在耕地,就连一些打着旗号,看身形样貌明显是士卒的青壮,也在拿着工具掘开河道,修筑灌渠,尽自己所能。

    不过顾雍在来时的路上也看到了秣陵的许多问题。

    比如常常就有农户在开垦期间进行争吵,以为是别人侵占自己的田地。

    再比如还有一些明显是北方的农户,因为贪心水源,往往是私自将水渠挖的离自己田地近一些,却不知江东水源丰富,结果就导致地下渗出水来,将好好的一片农田变成了洼地池塘。

    此外,什么打架斗殴、偷窃耕牛之事更是比比皆是,看的顾雍这个能吏直皱眉头,对刘邈麾下官吏的治理能力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顾雍在给刘邈递上投刺后,并没有老老实实留在驿站等待,而是亲自前往秣陵周边,探寻秣陵现在的问题。

    等见到刘邈时,顾雍也并未过度介绍自己,而是拿出几卷竹简交予刘邈——

    “刘扬州看过这些,应该就能知道现在秣陵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其实刘邈在知道给自己递上投刺之人正是顾雍顾元叹后,心中就踏实了大半!

    如今看到顾雍有备而来,甚至还自带“简历”,更是让刘邈欣喜。

    接过竹简,刘邈逐字逐句认真看完里面的内容。

    顾雍也没有打扰,而是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刘邈花了许久才看完顾雍给自己提的建议,而等到看完之后,却是立即长舒一口气,显然是心中彻底踏实!

    “自来到秣陵之后,政务琐碎,帐下官吏虽是战战兢兢,结果却收效不大。如今看到元叹之书,方才晓得竟然有这样的谬误!”

    就比如顾雍建议中的一条,就是认为流民来自不同地方,乡土风俗迥然不同,应该将其按照地域划分在一起,并且寻找其中德高望重的人建立起基层的组织,一方面可以令其更快融入江东,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减轻上层官府的压力。

    光这条若是真的施行下去,官吏们的任务量怕是就能减去三分之一,让他们不再疲于奔命。

    而顾雍得到刘邈的夸赞后却并不自满:“我在曲阿时,就常有北方流民渡江避难,因此才有了经验。我能为刘扬州献上这样的计策,并不是因为我的智谋要超过刘扬州的幕僚,只不过是因为我有这样的经验而已罢了!”

    刘邈越看顾雍越满意!

    有才华就算了,竟然还这么谦虚!

    于是刘邈挑衅似的看了眼旁边的陆康——

    谁说钓不来萧何?眼下这人不就来了吗?

    刘邈上前拉住顾雍,热切的问道:“元叹大才!不知道愿意担任我的长史,共创大业吗?”

    一直都冷着个脸的顾雍脸皮突然抖动了一下,稍纵即逝。

    估计没有人以为顾雍刚才笑了一下,但顾雍确实是笑了。

    因为他知道,他和张昭的赌约……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